學 名 : Papiliochromis ramirezi
英文名 : Ramirez's Dwarf Cichlid; RAM
中文名 : 早期由東南亞繁殖的個體,因為具有華麗的體色表現,因此被以七彩鳳凰稱呼;然而隨後由歐洲地區繁殖的品系,則因具有渾圓體態、高聳背鰭與鮮紅色的腹部,因此被稱為荷蘭鳳凰。而目前市場則依據來源不同,區分為直接捕捉自的野生 (wild) 品系、歐洲品系 (Euro strain) 與亞洲品系 (Asia strain)。
產 地 : 廣泛分布於亞馬遜河水系,因此從哥倫比亞或巴西皆有出口紀錄。不過隨市場對於色彩表現艷麗且具渾圓體態的人工改良品系較顯偏好,因此現今已少有從產地直接輸入,而多以歐洲或東南亞供應。而臺灣也因為早期投入本種之繁殖培育,因此不但色彩與型態表現穩定,同時也能持續供應本地與歐美市場所需。
品系區分 : 本種除了具有亞洲與歐洲繁殖者所固定的品系外,還有色彩表現特殊的黃化個體,或是突顯額端紅色表現的紅頭荷蘭鳳凰 (Red head RAM)。此外泰國繁殖者針對近年來市場銷售熱絡的荷蘭鳳凰,分別於鰭型或體型上進行改良,因此消費者偶爾可以見到由泰國或印尼輸入,被稱為圓球荷蘭鳳凰或長鰭荷蘭鳳凰等改良品系,別具欣賞價值與飼養趣味。
最大體長 : 本種最大體長可達 6 公分,不過受到銷售競爭影響,許多繁養殖場多半為平衡銷售速度,因此放棄培養至成魚的時間開銷,而轉以供應體長 2.0 - 2.5 公分的亞成魚為主。
食性需求 : 本種對於多種類的活餌、生餌與配合飼料,顯出極高的接受性;因此不論是冷凍赤蟲、豐年蝦或絲蚯蚓,甚至是破碎狀顆粒或薄片等配合飼料,都是適合投餵的餌料選擇。不過在投餵管理上,由於本種很容易感染多數短鯛好發的六鞭毛蟲與駝形線蟲,因此在生餌衛生條件上應多加控制;此外定期的驅蟲與更換缸水,更是維持個體健康與促進體色的絕佳管理模式。
性別區分 : 本種性別差異很容易藉由比較個體間的色彩與外型加以辨認。成熟雄性多具有如冠狀高聳的背鰭形式,除體表散佈著帶有金屬光澤的藍色斑點外,對比鮮明的黃黑色塊也十分顯眼。而雌魚除體型較小外,呈現粉紅至紫紅的色彩表現,也是與雄性個體明顯差異之處。
繁殖方式 : 本種採開放式基質產卵,因此不論是沉木或小石塊,都可作為繁殖產卵的介質;而專門培育本種的繁殖者或玩家,或使用素燒瓦罐或瓦片,如此不但方便觀察,同時也讓分離親仔與後續的投餵管理更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