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掠食性魚種在混養管理上應尤加注意,以免造成後續飼養與管理上的困擾。
許多觀賞魚的飼養過程與欣賞角度,會隨著飼養者目的不同,而出現極為明顯的差異;例如針對諸如七彩神仙 (discus)、龍魚 (arowana) 與孔雀魚 (guppy) 等特定種類的單養或繁殖,所呈現出的欣賞價值與樂趣,就與在水草造景缸或海水無脊椎生態缸中,分別飼養小型加拉辛科、鯉科與雀鯛的環境多所不同。
不過觀察多數飼養環境,不論是水族館設於店面,用以吸引愛好者欣賞光顧的主題造景缸,或是許多愛好者擺放於客廳,甚至是辦公桌上的小型套缸,飼養對象多以兼具數種以上,甚至包括水生植物與蝦蟹等甲殼類,甚至諸如蘋果螺 (Marisa cornuarietis) 及笠螺 (Helcion pellucidus) 等軟體物種;而和諧共處下的物種,卻也能分別呈現截然不同的特殊生態與欣賞價值。
這種在有限空間中搭配不同飼養對象的管理方式,一般被稱為「混養」,而相對於具有多種類物種的飼養環境,僅安排單一飼養對象的環境或管理方式,則被稱之為「單養」。究竟混養比較好,或是單養比較具有管理上的一致性,其實隨著飼養者不同的目的與欣賞角度,往往很難說哪種飼養管理是比較好的。而如果一定要加以區分,「單養」往往因為種類單一,因此不論在投餵、水質管理或是促進配對與繁殖操作的方便性上,顯然具有絕對的優勢。然而能呈現較類似自然水域般的平衡生態,或是在有限空間中,藉由廣泛組成的飼養對象,展現生物多樣性 (biological diversity) 的獨特魅力,「混養」卻也是能充分滿足飼養者需求的最佳表現方式。
不過要說到對飼養技巧的考驗,或是磨練管理者的背景實力,「混養」絕對是必須同時融合對生物特性、生態習性、環境與物種間平衡,甚至是種內與種間競爭,專業資訊的最佳挑戰。
因為在安排不同物種的混養時,必須確實考慮種內與種間的飼養對象,在食性、攝食方式、棲息環境、領域特性、活動水層與成長速度上的差異,以免因為忽略某方面的考量,造成物種間明顯的驅趕、打鬥甚至攻擊與殘食。舉例來說,在混養對象的搭配上,通常必須錯開物種於自然環境中最直接的連結,那便是在食物鏈上下層間,「吃」與「被吃」的關係;所以在飼養紅龍或猛魚 (Africa wolf fish, Hydrocynus vittatus) 等大型掠食魚種時,理所當然不會與好可作為其果腹美食的小型加拉辛 (characin) 或鯉科 (barb) 一同混養,而在水草缸中培育纖細苔蘚與藻類時,也絕對禁止同時飼養諸如青苔鼠 (Gyrinocheilus aymonieri) 或螯蝦等物種。
此外成長速度上的差異,與個體在進入繁殖階段後所產生的領域性,也是在混養搭配上,十足困擾管理者的問題。因此在選擇飼養或搭配混養前,建議最好能先行擬定邀請飼養的對象,並且經由詢問同好或參考資料,重複思考並審慎篩選;避免一時的衝動,往往能在後續的飼養與管理上,省去相當程度的麻煩與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