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流式過濾槽最早被應用於海水觀賞魚與無脊椎動物的飼養環境,因為過濾效果強大優越,因此逐漸被使用於許多大型魚或高密度的養殖環境,亦具有不錯的評價。只不過這最初被使用於化學性與生物性過濾的相關設備,主要是應用於有機廢水或養殖回收水體的淨化,誰也沒想到,相關原理與效果,卻在觀賞水族中,獲得了令人滿意的印證。
滴流式過濾槽的主體,包括了與一般過濾槽極為相似的蓄水空間,只不過在水體進入濾槽前,往往先通過了一個具有特定高度的滴流塔。滴流塔多半是個被抬升於水面之上的槽體,同時其中充滿了被稱作生化球或呼吸球的濾材。當水體接觸到這些具有廣大面積的濾材後,會被以極大的表面積展開,因此在大幅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的狀態下,有機廢物往往被充分的氧化,進而達到分解污物與淨化水質等功能。而在這離水的滴流塔中,為了增強有機物質氧化的速率,因此部分飼養者還會通入臭氧 (ozone, O3) 等強氧化劑,藉以在氧化之外,同時達到脫色、除臭與殺滅微細藻類等特殊效果。
隨後過濾水體受到重力的牽引,會依序被擠入以溢流方式連通的槽體中,在這些分別充填不同濾材的槽間,一方面達到針對不同物質與顆粒大小所進行的過濾與分解目的,另一方面,這些串聯的槽體,則提供了除飼養或景觀水槽以外,一個具有充分水量與良好緩衝能力的空間,因此方便讓飼養者於期間安排不同種類的偵測裝置,甚至搭配紫外線 (ultra violet light, UV) 殺菌燈或是蛋白質除沫器 (protein skimmer) 一同使用。
不過在使用這類滴流式過濾系統時,有幾點是必須多加留意且須確實遵守的。首先是滴流式過濾槽的滴流塔,不是越高越好,同時被充填於其中的生化球或多孔隙濾材,也應該與飼養空間的總水量,有著一定的對應比例,如此才能發揮妥善的過濾效果。其次進入滴流塔的水質,應該事先經過濾綿或濾網的初濾,以免過大顆粒的異物、殘餌或生物屍體不慎掉落,降低過濾效果。此外被安排在過濾槽中的濾材,也應該依據不同對象,有一定的排列順序,例如機械性的過濾方式應被排列在前段,而生物性的分解則應被設立在狀態較為穩定的後段。而如果飼養者在滴流式過濾槽中,另有安排臭氧擴散裝置,則建議除了通入臭氧反應器的空氣應先經過充分乾燥,同時以臭氧處理後的水體,應在濾槽中重複循環數次;或由回收裝置,將可能對魚隻或水生動植物造成刺激與緊迫的殘餘氧排除。
同樣的,未能使紫外線殺菌裝置與蛋白除沫器充分發揮功效,建議最好能在設計上安排於過濾迴路的末端,在有效降低大型有機物或顆粒對反應的過度干擾下,多能呈現令人滿意的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