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行為,多指在分類層階上具有明顯差異的物種,卻能藉由一種單向、雙向或多向的特殊互動關係,所表現出對單方面或雙方面皆具有一定利益的行為。這種突破物種限制間的特殊行為模式,姑且不論利益的影響均衡於否,單看出現其中的物種在分類或親緣上的明顯差距,便能讓人感到難以置信,甚至對其所展現的片利或互利共生,不免嘖嘖稱奇。
談到水生生物的共生行為,最常讓人想起的便是小丑魚 (clownfish, anemone fish) 與海葵 (anemone) 間的互利共生行為。由於這類海葵在觸手表面,都具有帶著毒性的刺細胞,這些刺細胞往往讓多數魚種敬而遠之,但對於體表黏液組成極為特殊的小丑魚而言,卻是再也舒適不過的良好保護,因此不論在自然珊瑚礁環境或飼養水槽中,總可見到諸如公子小丑或咖啡小丑等種類,在海葵叢中穿梭的畫面。小丑魚除了接受來自於海葵的保護外,同時繁殖時也多會將呈現長橢圓狀的卵粒,產於海葵觸手下方的區域,以避免敵害的攻擊。而在這種互利共生關係中,小丑魚則會適時清理海葵周圍的沉積物或代謝廢物,而海葵有時也分享了小丑魚在攝食過程所掉落的碎片。
不過蝦虎 (goby) 與槍蝦 (pistol shrimp) 的共生行為,則因為關係更為緊密,而經常呈現出令人動容的畫面。擁有一對膨大螯足的槍蝦,除了會藉由瞬間的檢合發出巨大聲響外,同時牠們也是挖掘地道的高手;雖然個體多可藉由聲響或震動,退卻有意侵犯的敵害,然而唯一的缺憾,卻是個體的視力較差,往往難以在掠食者的攻擊下從容逃脫。因此在與蝦虎的共生關係中,槍蝦一肩挑起挖掘藏身洞穴或地道的工作,而擁有一對靈活大眼的蝦虎,則負責警戒的任務。至於兩者間的溝通方式,槍蝦則會將觸鬚搭載蝦虎身上,因此只要蝦虎有抖動身體的異常行為,槍蝦便會在第一時間獲得通知,好採取及時的躲避反應。
諸如此類的共生關係,例如棲息於海葵表面的瓷蟹與海葵蝦,雙螯高舉一對水螅體的拳擊蟹,或是隱魚與海參間的關係,皆是相當著名的例子。或是在許多海水飼養環境中,常可見到俗稱為飄飄或醫生魚的藍帶裂唇魚 (Blue streak cleaner wrasse, Lapoides dimidiatus),為許多魚類清除體表的寄生蟲;甚至那些平日兇猛無比的大型石斑,或俗稱為薯鰻或錢鰻的裸胸鯙,在面對醫生魚的治療行為時,都得乖乖的張開嘴巴,好讓醫生魚能將口腔及鰓腔中的寄生蟲悉數掃除殆盡。
觀賞魚的欣賞價值與角度,有時不僅僅集中於色彩或型態,飼養者如果能花些精神對種類有所了解,同時花些時間仔細觀察個體特殊的行為,有時候所能獲得的樂趣,經常遠遠超過單純的外型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