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環境因子:
主要影響藥用植物生長發育之因子為陽光、溫度、水分、濕度、空氣、土宜、養分及生物因子等。
1.陽光:陽光為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之重要因子之一,不僅影響藥用植物之生長發育,而且影響其有效成分之形成與累積。在某種限度內,植物接受之光量愈大,其生長亦大增。根據植物本身對光照強度之要求,可以將植物分成喜陽植物、喜陰植物及耐陰植物三類,生產時務須依據植物特性,採用適當陽光配合措施。
2.溫度:溫度為限制藥用植物生長發育之主要因子,它影響植物的呼吸、光合和吸收作用等。每種植物均各有其生長之溫度界限,即生長之最低溫、最適溫與最高溫。植物所能感受到的溫度界限一般雖屬頗大,惟大多數植物最適發育的溫度在25℃與30℃之間,溫度過低或過高均會使植物停止生長或死亡。
3.水分:雨水為影響藥用植物生產之主要因子,惟各種藥用植物對雨水的要求並不一致,大多數藥用植物之生長期要求降水均勻,忌雨水過多或過少。黃耆、甘草、麻黃等適宜生長在地勢高、乾燥、少雨的地方,而澤瀉、菖蒲等則喜雨水多的地方,需長期在積水田中生長。
4.空氣濕度:空氣濕度指大氣中之水氣量;相對濕度係在某一溫度下大氣中實際水氣量與成飽和狀態時之百分比。大氣中之水氣量在飽和狀態下可形成霧、露或雨,在理論上其相對濕度為100%。在一定溫度下相對濕度愈低,則加速葉面之蒸散或潮濕土壤表面之蒸發作用。在濕度大的地方栽培番瀉葉、洋地黃、顛茄等藥用植物,則病害嚴重,生長不好;而黃連、當歸等植物則要求濕潤的生長環境。
5.空氣:空氣可供給植物生長所需之二氧化碳,亦為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土壤內化學與生物作用所需氧氣之來源,大氣中有時亦會有其他氣體,如二氧化硫、氯氣等,濃度大時足以為害植物生長。栽培藥用植物時,須注意使植株間留有一定的距離,以保持空氣流通,使植物生育健旺,較少病蟲害。風是空氣流通所形成的,和植物的生長發育也有密切的關係。微風可以傳播花粉及輕微細小的果實或種子,可以加速土壤水份的蒸發。大風可能造成植物組織之機械損傷,碎裂植物之葉片,導致植物倒伏和落花落果。冬季乾旱的寒風則可加重植物的凍害。
6.土宜:土壤質地與土壤酸鹼度之重要性雖次於上述之氣候條件,但仍為決定藥用植物是否可以栽培之主要因素。土壤供給植物生長之環境,有些不經改良即可,有些則需改良,之後供作種子發芽之苗床,便利根之延伸發育及支持全株,此外尚保持一定之土壤水份與提供礦物元素等營養素,使植物吸收,順利生長。 土壤的酸鹹度對植物之生長影響亦大,一般植物最適宜在中性、弱酸性或弱鹹性土壤中生長。南方的樟樹、肉桂、厚朴等必須在酸性的土壤中栽培;而北方的枸杞等則適宜於鹹性土壤中種植。土壤之種類與適合種植之藥用植物如下:礫土:不適於大多數藥用植物生長。砂土:可種植北沙參等。壤土:大多數藥用植物尤其根和根莖類都適宜在壤土中生長,砂質壤土尤佳。粘土:可種植山藥等。腐植質土:能合理調節土壤中的水、肥、氣、熱,滿足植物生長發育的需要,是土中之寶。人參、黃連等須在腐植質中栽培,生產效果較佳。
7.養分:植物必須吸收養分才能順利生長發育與開花結實。植物需要十幾種化學元素作為養料:如碳、氫、氧、氮、磷、硫、鉀、鈣、鎂等,因植物需要較多,稱為大量元素;鐵、銅、錳、硼、鋅、鉬等,植物需要量很小,叫做微量元素。碳、氫、氧構成植物體的主要元素,占植物體總成分的 95%左右,它們可從空氣和水中得來,其他元素約占4%,需從土壤?塈l收。土壤內最常缺乏之主要元素為氮、磷、鉀三種,稱為肥料三要素。植物對氮的需要量比較大,一般土壤較缺氮。對磷的需要雖然少于氮,但土壤的供給量也不大,許多土壤缺乏磷。對鉀的需要量僅次於氮,在土壤中雖不像氮那樣缺乏,但有些土壤,特別是紅黃壤顯著缺鉀。鈣、鎂、硫、鐵等在土壤中含量還不少,只有個別地區有缺少的情況。 肥料三要素之重要性:氮肥對植物生長,特別是對莖、葉的生長,和體內生物鹼、糖類和維生素等有效成分的形成與積累,有重要作用。氮素缺乏時,植物生長發育不良,莖葉呈淡綠色,下部老葉枯黃,果實小,並有早熟現象,體內有效成分降低,產量不高,品質劣變。磷肥對植物開花結實有很大影響,能促進植物地下部分特別是幼根之生長。缺磷時,植物生長緩慢,分蘗少,開花延遲,結實減少。鉀肥對植物地下部分的生長發育,和體內養分、有效成分、纖維素等的形成以及輸送等都有重要作用。缺鉀時,植物莖桿柔弱,容易倒伏,嚴重時老葉邊緣乾枯,而呈燒邊現象。
8.病蟲害防治:
由於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故危害的病蟲種類自亦不少,若能防治及時,是優質高產的重要保證措施;若不及時防治則將造成嚴重損失。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將病蟲消滅於未發病為害之前。採用各種有利於植物生長發育的措施,使植物生長健壯,扺抗病蟲的侵害,並改正單純用藥劑防治的觀念。農業上常用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有以下五類:
(1)植物檢疫防治法:必須在運輸的出入口處進行病蟲檢查,嚴禁新的病蟲傳播為害;有病蟲為害之種子、種苗、種薯等須即時剔除。
(2)農業技術措施防治法:選育抗病蟲品種,翻耕土地,增施磷鉀肥,及時排灌水,對種子及其他種植材料進行處理,合理輪作,合理間作,清潔田園,調節播種期和採收期等。
(3)藥劑防治法:以藥劑進行噴霧、噴(撒)粉、熏蒸、拌種、浸種、土壤處理、塗抹,以及製作毒餌、毒土等用以防治病蟲。
(4)物理機械防治法:以燈光、草肥、堆草、挖穴等方法誘殺害蟲,或擊落、網捕殺害蟲,或套袋避蟲,或造成不適於病蟲的高溫、低溫、乾燥等,消滅病蟲。
(5)生物防治法:可利用拮抗菌如枯草桿菌等,或瓢蟲、寄生蜂等肉食性昆蟲,及使害蟲致死的病原微生物等,消滅病蟲。
(二)藥用植物之栽培管理
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分布甚廣,植物特性各不相同,對生態環境和種植技術要求亦異。因此,在生產上必須採取一系列的技術配合,才能獲得高產優質之生產效果。生產技術包括選地與整地、灌溉與排水、施肥、中耕除草和整形修剪等。
1.選地與整地
大多數藥用植物喜生長在土壤結構良好、疏鬆肥沃、pH呈中性反應、且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質壤土。有些藥用植物如人參、細辛、黃連等,喜歡生長在含腐殖質豐富的森林腐殖土中;梔子等喜生長在酸性或微酸性土中;枸杞等則喜生長在鹹性土中。因此,要根據植物本身的生長習性,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土壤種植。種植前必須翻耕土壤,耙細整平,然後作畦栽植。適當深耕能增加產量,特別是對深根性藥植如山藥、牛膝等更加重要;深耕結合施肥,尤其是施足有機肥料,不僅能促進改善土壤物理、化學與生物特性,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2.灌溉與排水
水分是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之一,在自然降雨量不足地區,就要進行人工灌水。一般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時期,是莖枝急速生長期。花、果類藥用植物在開花期及果熟期一般不宜灌水,否則易引起落花落果。當雨水過多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排水,尤其是對根及地下莖類藥用植物更應注意,否則容易引起爛根。
3.施肥
肥料可分為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化肥)兩類。有機肥料包括人畜肥、餅肥、廄肥、堆肥、火土灰以及綠肥等,其特點是肥效慢而持久,養分完全,能顯著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改良土壤,一般都作基肥施用,藉供植物整個生育期的需要,其中廄肥和堆肥多在晚秋或早春整地前翻耕入土,餅肥則在播種或定植前進行溝施或穴施。種植根及地下莖類藥用植物,應多施用有機肥料。無機肥料的特點是分解較快,容易被植物所吸收,為速效性肥料,一般多在植物生長期間作追肥用。種植1~2年生及草本類藥用植物,苗期要多追施氮肥,促使莖葉生長;在生長後期應配合施用磷及鉀肥。多年生和根及地下莖類藥用植物追肥次數宜少,第一次追肥一般在春季開始生長後,第二次在開花前,第三次在開花後;木本花、果、種子類藥用植物,化肥應在秋季樹木進入休眠期前與有機肥料一起施入,效果較好;因為樹木在早春萌芽、生長、開花所需的養分,主要來自前一年貯藏在樹體內的養分,秋季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對增強葉片的光合效率、根系吸收、和合成養分,都有正面提高作用。若能及時增加樹體內養分的積累,可為下一年豐產打下基礎。
4.中耕除草
中耕可使土壤疏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進植物根系發育;除草可減少養分無謂的消耗,使植物接受充足的光照,兼有防止病虫滋生、蔓延的效果。因此,除草要求及時與徹底除淨,且以不傷植株根系為原則。對於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層的藥用植物如射干、貝母等,中耕要淺鬆土;而對於牛膝、白芷等深根植物,中耕宜深。有些藥用植物在中耕除草後,還要培土。如射干培土可防止倒伏。
5.整形與修剪
花、果和種子類木本植物整形的目的,是使之有堅實的枝幹和寬廣的開花結果面積,進行修剪可使枝條分布均勻,充分利用空間、通風、採光,在樹冠的上下內外形成立體結果,達到連年穩定豐產。幼年樹的整形修剪原則,應著重培養樹冠內主要的骨幹枝,使能提早進入結果期,形成早期豐產;對於成年樹則應促使每年都能抽生強壯充實的營養枝和結果枝,以提高結果能力;對於衰老樹,應著重於枝條的更新,以恢復生長和增強結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