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精準備:
經過鏡檢後合格之公豬精液,必需經過適當的稀釋,經過稀釋後之精液則可以保存 2~5 天,其保存之期限依稀釋液之種類和精液之品質而定。
精液稀釋時必需在精液及稀釋相等溫度下進行混合,混合時應將稀釋液緩慢倒入精液內,以免影響精子之活力,豬人工授精之精液濃度以每 cc 精液內含有1 億之活精子以上為原則。由於精液在室溫下有效保存之時間很短,為了延長保存效果,通常精液稀釋後保存於 15~16℃,其降溫速度對精子影響至鉅,一般而言,由稀釋後之 30~32℃ 降至 15~16℃ 所需時間以 2~2.5 小時最適宜。經稀釋後之精液可分裝在 50~ 100 cc 之精液袋中,經密封後置入15℃之輸送器內,可作短距離之運輸,精液之運送必需防止日光照射,振盪和溫度之危劇上升或下降,豬精液經良好之保存方式輸送,經 44.5~76 小時之運輸後,其授精結果依然可達 80 % 以上。
二、授精方式(Methods of Insemination):
授精時通常以左手將母豬之大陰唇撥開,右手持注入器,直接插入母豬生殖道。在進入母豬生殖道最初 10~15 公分後應使注入器之先端向上,再緩慢進入,直至進入深度約 25~30 公分時,則達子宮頸口,此時將注入器稍加壓力並且旋轉,使之深入子宮頸之褶襞部位,當注入器注入子宮頸之第二褶襞時,即可將精液擠壓使之緩慢流入子宮內部,注入精液時,只要未見精液逆流而出,即可將注入器緩緩抽出。
三、授精時應注意事項:
1.注入器經消毒後,以 0.9 %生理食鹽水或 5 %葡萄糖溶液清洗數次。
2.公豬精子之存活率需在 70 % 以上,而且 活力良好者方能使用。
3.注入之前母豬之外陰部應先清洗,並以 70 %之酒精棉擦拭。
4.使用精液需先加以搖動,使之混合均勻。5.精液注入後,應立即排出注入器內之空氣,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四、人工授精影響因素:
高品質之精液,正確的授精方法以及配種後豬群之適當管理 是人工授精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品質精液的維持是確保受孕 率和產仔數的重要關鍵。要確保高品質精液,應注意下列事項:
1.採精頗度:大多數的研究人員都同意公豬之採精以三天一次為宜,也就是說一頭公豬在一年內採精 80~120 次的效果最佳。
2.採精方式:訓練公豬採精需具備細心,不可有粗暴或凌虐公豬之行為。
3.稀釋液之種類:目前使用在豬精液保存者有三大系列
(1)蛋黃羚檸檬酸鈉系,加上抗生素後即可使用。
(2)乳粉糖系,加上抗生素或磺胺劑即可。
(3) IVT 系,主要包括檸檬酸,葡萄糖和 EDTA 及其它緩衝劑,目前歐洲普遍使用亦屬 IVT 之改良產品,能有效保存精子達四天,且分娩率為 75% 以上,是臺灣目前使 用最多的稀釋液。
4.保存與運送方式:
豬精液之保存必需維持在 15~16℃ ,且降 溫之速度應以緩慢為佳,運送時應避免日光直射、振動和溫度之急劇變化,另外豬精液之運輸應以密封之容器包裝,避免暴露於空氣中。
5.授精之精液量及其品質:授精時注入之精液量應維持 50~80cc,且其注入之精子數應在 30 億以上,且存活率維持在 70 % 以上,活力良好者,此外更需注意精子畸型率,頭帽部之老化數目,以確定精子之授精能力。
6.人工授精之成功除了需有高品質之精液外,純熟的授精技術與配種適期的選擇,乃是確保高受胎率與最多產仔數的必備條件。注入精液的時間,以發情母豬容許公豬駕乘反應後開始 10 ~24 小時內,間隔 12 小時的複配,可獲滿意之受孕率。注入精液的方法,應注意清潔外陰部插入,達子宮頸的第二褶襞後再緩慢注入,注入速度以 5 分鐘左右最適宜,注入器插入深度平均為 36公分。注入器使用後應立即清洗,以確保衛生。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