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嚼食檳榔,會使口腔黏膜上皮受到刺激而增生、變厚,由粉紅色變成無血色的白色,即「白斑」。若分化不良,口腔黏膜上皮不再分化增生,開始有突變或癌化現象。繼續惡化,黏膜上皮細胞,數目不斷增加,且向四面擴張,摧毀附近的組織,進入人體循環系統,造成轉移癌的發生。黏膜上皮下的結締(組織)纖維化或疤痕化,結果造成黏膜白化,引發口腔上下鄂軔帶缺乏彈性,造成口腔無法打開,張嘴不全。根據醫學報告證實,台灣口腔癌的患者88﹪有咀嚼檳榔的習慣,口腔黏膜纖維化病人96﹪也是嚼食檳榔引起(靳應台,1995)。
圖說:鱗狀細胞癌
圖說: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圖說:白斑(非均勻型)
圖說:疣狀增生
*參考資料 靳應台(1995)檳榔與口腔病變。科學月刊。vol.26(9):734-737。 照片提供:台大牙醫師韓良俊教授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8%
我喜歡:20%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09/20
good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08
很好

小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11/09
真的很可怕

傳哥(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2/04/12
要吃檳榔前,請為家人及自身健康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