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普本草》:丹參,一名赤參,一名木羊乳,一名卻蟬草,神農桐君黃帝雷公扁鵲苦無毒,李氏大寒,岐伯咸,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陰,莖華小方如荏,毛,根赤,四月華紫,五月采根陰乾,治心腹痛(《御覽》)。所謂“荏”即白蘇,陶弘景亦說:「莖方有毛,紫花,時人呼為逐馬。」按照其所描述的內容,應為唇形科Salvia屬植物之特徵。
《吳普本草》此書作者為三國時醫家吳普(西元420年-589年),爲名醫華佗之弟子,其精於醫術,且專長為本草學與養生領域。吳普向華佗學練“五禽之戲”,持續身體鍛鍊堅持不懈,到九十多歲仍牙齒完整堅固、耳聰目明。吳普所編輯的本草書《吳普本草》,原書早已散失,但被後代某些本草與其他作品所引用,近代有人輯出鉛印本。另外,其所編集的《華佗方》,一作《華佗藥方》,已佚。
《吳普本草》本藥學著作共六卷。原書已佚,但清朝焦理堂有輯本,系從《證類本草》、《太平禦覽》等書中輯出。
關於《吳普本草》的相關記載有:
(1) 後漢書卷一一二華佗傳中有吳普之記事。
(2) 蜀本草之陶序注曰:「普,廣陵人也。華佗弟子,撰本草一卷。」
(3) 嘉佑本草所引書傳曰:「吳氏本草,魏廣陵吳普撰。修神農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種。唐經籍志尚存六卷,今廣内不複有,惟諸子書多見引錄,其說藥性寒溫、五味,最爲詳悉。」
(4) 本草綱目卷一:「吳氏本草,其書分記神農、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鵲、華佗、弟子李氏,所說性味甚詳,今亦失傳。」
參考資料:
醫砭
華夏經緯網
A+醫學百科
中文百科在線
《吳普本草》此書作者為三國時醫家吳普(西元420年-589年),爲名醫華佗之弟子,其精於醫術,且專長為本草學與養生領域。吳普向華佗學練“五禽之戲”,持續身體鍛鍊堅持不懈,到九十多歲仍牙齒完整堅固、耳聰目明。吳普所編輯的本草書《吳普本草》,原書早已散失,但被後代某些本草與其他作品所引用,近代有人輯出鉛印本。另外,其所編集的《華佗方》,一作《華佗藥方》,已佚。
《吳普本草》本藥學著作共六卷。原書已佚,但清朝焦理堂有輯本,系從《證類本草》、《太平禦覽》等書中輯出。
關於《吳普本草》的相關記載有:
(1) 後漢書卷一一二華佗傳中有吳普之記事。
(2) 蜀本草之陶序注曰:「普,廣陵人也。華佗弟子,撰本草一卷。」
(3) 嘉佑本草所引書傳曰:「吳氏本草,魏廣陵吳普撰。修神農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種。唐經籍志尚存六卷,今廣内不複有,惟諸子書多見引錄,其說藥性寒溫、五味,最爲詳悉。」
(4) 本草綱目卷一:「吳氏本草,其書分記神農、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鵲、華佗、弟子李氏,所說性味甚詳,今亦失傳。」
參考資料:
醫砭
華夏經緯網
A+醫學百科
中文百科在線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83%
我喜歡:8%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8%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菜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1/07/21
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