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6
熱帶性海魚毒為攝食熱帶或亞熱帶珊瑚礁魚類引起之毒,其所引起的中毒症狀,與河魨毒和麻痺性貝毒的症狀不同,致死率也較低。
常發生熱帶性海魚中毒的珊瑚礁魚種約有數百種,其分布海域界於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以太平洋、西印度洋、加勒比海等海域為主。而臺灣的漁業作業範圍大都在這些海域,因此易發生熱帶性海魚毒中毒。
熱帶性海魚毒又稱為雪卡毒素,來源目前已證實是有毒渦鞭毛藻甘畢爾毒藻。這種有毒的渦鞭毛藻主要寄生在紅藻、褐藻、綠藻等大型藻類上,並且附著於珊瑚礁岩的表面,當草食性魚類攝食到這些有毒藻類後,毒素便開始在魚體中累積,使魚類遭到毒化。最後再經由食物鏈讓人類吃了這些有毒魚類,導致中毒的現象。由於毒素會透過食物鏈的積聚,因此魚體愈大,所含的毒素愈高。毒素可累積於魚體全身,但以肝臟及內臟的含量較高,這些毒素即使經過高溫加熱烹煮也不會被破壞。臺灣可能含有熱帶性海魚毒的珊瑚礁魚種達29種以上,常見的有笛鯛、鱠魚、鯙鰻(錢鰻)、臭肚魚(象魚)、紅格魚、鸚哥魚及石斑魚等。
熱帶性海魚毒的毒成分相當複雜,包括脂溶性的雪卡毒、甘畢爾藻毒、鸚哥魚毒、水溶性的刺尾魚毒、菟葵毒和雪卡胜肽毒,其中又以雪卡毒、甘畢爾藻毒、鸚哥魚毒、刺尾魚毒及菟葵毒5種熱帶性海魚毒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最為常見。
常發生熱帶性海魚中毒的珊瑚礁魚種約有數百種,其分布海域界於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以太平洋、西印度洋、加勒比海等海域為主。而臺灣的漁業作業範圍大都在這些海域,因此易發生熱帶性海魚毒中毒。
熱帶性海魚毒又稱為雪卡毒素,來源目前已證實是有毒渦鞭毛藻甘畢爾毒藻。這種有毒的渦鞭毛藻主要寄生在紅藻、褐藻、綠藻等大型藻類上,並且附著於珊瑚礁岩的表面,當草食性魚類攝食到這些有毒藻類後,毒素便開始在魚體中累積,使魚類遭到毒化。最後再經由食物鏈讓人類吃了這些有毒魚類,導致中毒的現象。由於毒素會透過食物鏈的積聚,因此魚體愈大,所含的毒素愈高。毒素可累積於魚體全身,但以肝臟及內臟的含量較高,這些毒素即使經過高溫加熱烹煮也不會被破壞。臺灣可能含有熱帶性海魚毒的珊瑚礁魚種達29種以上,常見的有笛鯛、鱠魚、鯙鰻(錢鰻)、臭肚魚(象魚)、紅格魚、鸚哥魚及石斑魚等。
熱帶性海魚毒的毒成分相當複雜,包括脂溶性的雪卡毒、甘畢爾藻毒、鸚哥魚毒、水溶性的刺尾魚毒、菟葵毒和雪卡胜肽毒,其中又以雪卡毒、甘畢爾藻毒、鸚哥魚毒、刺尾魚毒及菟葵毒5種熱帶性海魚毒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最為常見。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7%
我喜歡:26%
很實用:15%
夠新奇:6%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鎮宇(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13/08/07
很實用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2/11/08
讚
小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2/05/05
恐怖唷
菜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1/07/30
讚~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11/07
哇!!
陳*智(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2/06
好
陳*雅(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2/06
喜歡
油膩(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2/24
不錯
羅*珍(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2/24
真好
陳*隆(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0/16
讚
陳*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0/16
真好
廖*福(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0/16
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7/06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