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魨一般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所屬的魚類,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北緯45度至南緯45度之間的海水、淡水等水域,體型渾圓,靠胸鰭推進。其體型可靈活旋轉,但速度卻不快,是容易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魨演化出了一種自衛機制,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地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將身體膨脹成數倍大小,以嚇阻掠食者。棘魨科的刺河魨身上甚至帶有刺,膨脹時全身的刺便會豎起,令掠食者難以吞食。
臺灣常見有毒之四齒河魨品種包括懷氏兔頭魨、克氏兔頭魨、瓣叉鼻魨、紋腹叉鼻魨、黑斑叉鼻魨、凹鼻魨、光兔頭魨、月尾兔頭魨、黑點多紀魨、橫紋多紀魨、黃鰭多紀魨、紅鰭多紀魨、網紋多紀魨等。其中,凹鼻魨、光兔頭魨、月尾兔頭魨和黑點多紀魨在臺灣曾引發數起食用中毒之案件。箱魨科河魨亦含有毒性比氰化物強烈275倍的箱魨毒素。
河魨之毒性,有種別部位、個體、地域和季節的差異。所有海水河魨種類卵巢、精巢及肝臟均含有高量河魨毒毒性,可區分為猛毒 (食用10 g 以下會致死)、強毒 (食用10 g 以下不至於死亡) 及弱毒 (食用100 g 以下不至於死亡)。就毒性的季節性變化來看,在春季產卵時期卵巢的毒性最高,這可能與其為了繁衍後代,讓卵不被其他生物所攝食的演化有關。而河魨的肝臟、精巢、皮膚、腸道等部份,也常蓄積高量毒素。部分魚種的肌肉中,具有強毒。河魨毒素經過高溫烹食仍不易破壞其結構,食用仍有致死風險。
淡水河魨(娃娃魚):近年來台灣觀賞魚業者大量引進淡水性的觀賞河魨,俗稱娃娃魚。淡水河魨在國外已有中毒案件發生,國內雖多做為觀賞用,但國人有棄養寵物的習性,若棄入河川,一旦適應生態成為族群而遭捕獲食用,難保不會引發中毒事件。在台灣河魨中,綠娃娃魚、巧克力娃娃魚、八字娃娃魚、金娃娃魚和T.turgidus 等5 種淡水河魨都檢測出有河魨毒,毒性最高的是八字娃娃魚的外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