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自1900年代引入紫百香果、1964年引入黃百香果,至1982年以紫百香果及黃百香果雜交之百香果‘台農1號’育成,成為現今主要栽培品種。百香果栽培曾極盛一時,栽培面積曾達1,200公頃,而後因百香果病毒病蔓延造果實品質下滑、經濟效益不佳、果實畸形,失去商品價值,導致栽培面積急遽下降75%,降至300公頃。至1980年代末期建立百香果健康種苗更新制度,於專業區以每年全園更新避免病毒病蔓延。近年來,百香果因栽培技術提升、果實品質佳,栽培面積又逐年增加,由300餘公頃增加至680公頃(2017),南投縣占528公頃(78%),其中埔里大坪頂地區即有400-500公頃。目前百香果鮮年果產量約1.1萬公噸、產值約8億元,百香果嫁接苗也是重要的產業,台灣健康種苗更新制度每年種苗需求量約90萬株,年出口至東南亞等地達800萬株,產值接近2億元。百香果除可作為鮮食及加工,其果實各部位也具有藥用成分,被利用於治療焦慮、失眠、支氣管炎等,有相當高的經濟效益,極具未來發展潛力。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1%
我喜歡:5%
很實用:35%
夠新奇:7%
普普啦:2%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王媛(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4/08/27
一級棒.讚

鍾洪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8/24
讚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8/24
讚

CC(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8/21
good

蔡美(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4/08/20
讚喔

巫婷(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8/19
謝謝分享

小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8/17
感謝分享

鍾洪秀(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4/08/14
good~

Jeff(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0/06/16
good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9/11
GOOD

小照(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9/06
棒

阿權(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8/09/05
好吃

紀*煙(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9/01
good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