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由於分子技術的進步,已可由DNA層次上偵測整個
基因組(genome)的變異,且其偵測變異能力高,且在植物的各個生長時期均可檢測,不受季節環境所限制,因此DNA分子標誌已廣泛應用於各種生物遺傳研究及育種,常用的DNA分子標誌有限制片段長度多型性(RFLP)、逢機擴增多形性DNA (RAPD)及INTER簡單重複序列(ISSR)等。台北醫學大學鄭可大教授於1996年,利用核酸逢機增殖多型性(RAPD)歧異度分析,探討農業試驗所提供之台灣栽培種田薯12個品系之種內遺傳歧異度,知部分品系間變異大(圖3)(Cheng and Liu 1996)。筆者於1996-1998年,為瞭解台灣地區野生種及栽培種山藥種內之變異,採用RAPD分析技術,藉由品系間之相似係數及分群分析之結果來探討其種內的變異情形,結果基隆野山藥宜蘭族群、臺北族群與南投族群間有明顯差異,分化成3個群,而地區族群內收集系間均有遺傳變異;恆春山藥在整個恒春半島族群內收集系間有遺傳變異,栽培種之分析結果,田薯(D. alata)臺灣品系與美國品系間有差異,全部品系可分為3群,懷山藥(D. batatas)臺灣品系與日本品系間無顯著差異,且相似性高。
資料來源:
作者:龔財立
出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038號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4%
我喜歡:15%
很實用:7%
夠新奇:0%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菜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19
GOOD

小豬(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18
good

莊*輝(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06
好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02
好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02
GOOD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8/15
很好

泉水(進階級會員)發表於 104/05/08
good

姜*龍(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4/03/27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