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藉由觀察花蕾發育過程進而解剖其花器構造,顯示日日春花器具有保護嚴密花器構造、完整雌雄蕊以及雌雄蕊等長且花藥開裂部位緊鄰柱頭等特點;此與一般自交作物的特性有雌雄同花、不具香味、花器保護嚴密以及花藥開裂部位緊靠柱頭等特性相同。因此,就花器構造與外觀形態推測日日春之天然授粉形式應屬自花授粉植物,且為少見的強迫性自花授粉模式。
日日春是自花花粉可親和性的植物,但是日日春的自花授粉是需透過昆蟲的協助完成;若在無昆蟲媒介的情況下,花內自花授粉(Intra flower self-pollination)是不會發生的,且於授粉著果試驗中,可見在網室內無昆蟲及人工協助下僅有少數著果的情況產生,因此日日春已經被分類為蟲媒協助授粉的自交作物種類。確認此一授粉行為對日日春雜交育種能否獲得雜交後裔至為重要。進行人工授粉雜交試驗也顯示,除雄後採集新鮮花粉授於柱頭周圍可以正常結實並獲得雜交後裔種子。此等結果將有助於未來於日日春種子生產與雜交育種上之重要參考與應用。
除此基本的授粉模式外,近年也陸續找出不用昆蟲協助即可授粉的品系,是因為兩種引起雌蕊增長的性狀促使柱頭周邊與花藥接觸而自動受粉,一種是子房的增長,另一種是花柱的增長,只要兩者當中的一種發生,就會誘導自花授粉現象,經試驗研究以確認此模式的性狀為隱性基因所控制,由兩個不同的等位基因在兩個基因座控制著花柱和子房長度,而控制子房的基因是優於控制花柱的基因表現,如此三個等位基因兩個基因座顯現控制自行授粉的型態,研究過程中認為日日春已經被分類為蟲媒協助自花授粉的種類,後來被帶到溫帶的國家栽培,這些不用昆蟲協助即可授粉的品系可能是源自這些地區冬季昆蟲減少,因而變異逐步選拔形成的,這些品系再經過園藝商的研究而從中獲得,目的是為使更容易生產種子。
相關照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8%
我喜歡:17%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6%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阿秀(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7/20
GOOD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1/28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