鮪魚考古學 –人類捕食黑鮪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2022.08.04 檢索)
作者:劉國強摘譯/海洋漁業組
全文: 鮪魚考古學_from水試所電子報
對生活在臺灣的我們來說,每年4到6月,趁著鮪魚季到東港、南方澳或成功漁港附近走走,在魚市場餐廳享用鮪魚生魚片、握壽司等料理,已經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已經知道牠們的鮮美滋味,捕食鮪魚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呢!
大西洋黑鮪 (Thunnus thynnus) 自1980年代開始,就被認定可分為東、西兩個系群。每年4到7月期間,原本在大西洋覓食的東系群成魚,就會洄游返回地中海,在包括巴利阿里群島、西西里島、馬爾他、利比亞和黎凡特海等海水表面溫度超過24oC的海域產卵。這種每年春天數以萬計的黑鮪湧入地中海域產卵的畫面,不只被現代的漁民所熟知,想必也曾經震撼過古代生活在東大西洋、地中海沿岸的人們。
透過動物考古學 (Zooarchaeology) 的相關證據,學者試圖了解史前時期人們捕食黑鮪的範圍、規模和發展。丹麥斯文堡 (Svenborg) 附近發現的黑鮪脊椎骨,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14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是目前發現人類食用黑鮪的最早證據。尼安德塔人的居住地–直布羅陀戈勒姆岩洞 (Gorham's Cave) 附近發現的黑鮪脊椎骨,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0至22000年。但是這是否代表尼安德塔人能夠捕獲黑鮪,目前還不清楚,因為極有可能是尼安德塔人撿拾被虎鯨 (Orcinus orca) 圍捕而擱淺的黑鮪來食用,屬於偶發性事件。
義大利西西里島附近Levanzo島Genovese洞穴中繪有黑鮪的壁畫,可追溯到公元前9200年,這是人類開始在地中海漁捕黑鮪最早的可靠證據來源,而且顯示黑鮪在中石器時代具有一定的文化重要性 (圖1)。…(後續圖文,請參考上列連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