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3
一、病害種類與管理策略 1、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此病害係由子囊菌綱之病原真菌所引起,主要會感染與入侵植物葉片組織中,亦會危害葉柄與花器。初期葉片產生小斑點,後期在罹病的葉片表面,時常覆蓋一層由病原分生孢子所形成的白色粉狀物,故稱為白粉病。本病害主要出現於冷涼少雨的季節,通常為秋季至隔年春季,其分生孢子藉由風力傳播,若無妥善管理,嚴重時白粉佈滿葉片 (圖一),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及紫錐花產量,尤其以溫室栽培的紫錐花更容易感染此病害。 管理策略:(1) 溼度高、通風不良與日照不足的環境,為白粉病菌好發的環境條件,栽培時應避免造成上述條件。 (2) 徹底清除罹病殘株,避免白粉病菌擴散傳播。(3)適當的噴水,以控制濕度,進而減少病原菌分生孢子之逸散及發芽。 |
圖1、紫錐花感染白粉病之病徵,包括病葉呈現捲曲(A)、病原菌分生孢子覆蓋於葉表(B)、葉片會黃化枯萎(C)等,田間發生嚴重時,會感染至莖部(D)。 |
2、炭疽病 Anthracnose 本病害係由不完全菌Colletortrichum sp. 的病原真菌所引起,較常發生於高溫多濕的環境,其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可藉由雨水飛濺傳播,可由葉尖或葉緣之自然開口侵入。病害感染初期,葉片上會產生褐色針尖狀大小病斑,之後擴大成近圓形或橢圓形的褐色病斑,老化後的病斑會癒合成不規則形的大型病斑,外圍有深褐色環與健康組織區隔,嚴重時造成葉片乾枯、脫落(圖2)。本病全年均可發生,主要發生在植株較大、通風不良或管理失當時,但以高溫多濕時較為嚴重。 管理策略:(1) 本病害在臺灣周年都可以發生,改善栽培環境,使其通風良好,降低濕度,以減少病害之傳播。(2) 適度施肥、避免氮肥過多,可增加植株之抵抗力,減少病害之發生。(3)避免過度噴灌,以減少水滴在葉片上殘留。 |
圖2. 紫錐花幼苗罹患炭疽病病徵(A),後期病斑會癒合,之後乾枯(B)。 |
3、菌核病 Sclerotinia blight 本病害為土壤性病害,由 Sclerotinia 屬之病原所引起,成株、盆花及苗期可被感染;成株受害時,初期病徵為地際部份之莖部組織產生水浸狀軟化之病斑,之後病斑逐漸向下蔓延,造成根部腐敗、組織崩解;病斑同時向上蔓延,造成莖、葉感染而導致葉片凋謝、死亡。此時受害植株很容易由土中拔起。環境濕度高時,罹病部位可出現白色菌絲,後期並於罹病部位表面、組織內及根系土壤中長出黑褐色不規則形之菌核 (圖3),係為本病之主要感染源。本病寄主範圍相當廣泛,多種蔬菜、花卉均可被害,但以草本植物為多。 管理策略:(1) 適當的栽培管理措施:選擇排水良好之土壤種植,保持通風,切勿密植。(2) 田間衛生:發現病株時應立即拔除,可降低田間存活之菌核數量,並於採收後徹底清除殘株,減少菌核殘存機會。(3) 土壤處理:栽培土壤或介質,以70℃蒸氣或燻蒸劑處理,可殺死病原菌之菌絲,但較大的菌核不易殺死。亦可利用太陽能,提高土壤或介質溫度達 50℃,維持 1 小時以上,則可殺死菌核。(4) 植株避免遭受機械傷害,可減少病原菌侵入管道。 |
圖3. 紫錐花受害根部土壤形成許多菌核 (A),嚴重者根部腐敗土中亦長滿菌核病菌絲(B) |
二、蟲害種類及管理策略 1、斜紋夜蛾 Tobacco cutworm、armyworm 斜紋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屬於鱗翅目夜蛾科之夜盜蟲類害蟲,為完全變態昆蟲。幼蟲屬於雜食性,寄主範圍廣,一般之蔬菜、雜糧、花卉、果樹、綠肥普遍均可被害。剛孵化之幼蟲有群棲性,常數十隻聚集在同一葉片上,以咀嚼式口器啃食,隨著蟲齡之增加而分散,3 齡以後漸漸晝伏夜出,食性雜且食量大,嚴重時常將植株葉片啃盡殆盡 (圖4)。斜紋夜蛾 1 年可發生 8 ~ 11 世代,1 代所需日數約為 30 ~ 100 天。夏季卵期約 6 天,幼蟲期約 20 天,共有 6 齡,蛹期約10天。成蟲有趨光性,在燈光下或誘蛾燈中常可採集到。 管理策略:(1) 如前期作非水田,種植前全園浸水 1 天,使土壤中棲息之蛹窒息而死。(2) 中耕鋤草發現卵塊時應摘除移離田區,以阻斷繁衍。(3) 全期懸掛斜紋夜蛾性費洛蒙緩釋劑誘蟲盒,大量誘殺成蛾,可有效降低族群密度。 |
圖4. 斜紋夜蛾幼蟲啃食葉片情形(A),斜紋夜蛾成蟲形態(B) |
2、臺灣黃毒蛾 Taiwan yellow tussock moth 臺灣黃毒蛾 (Euproctis taiwana) 屬於鱗翅目毒蛾科之害蟲 (圖5),寄主範圍廣,包含果樹(柑橘、葡萄、龍眼、番石榴、檬果等)、蔬菜、花卉、觀賞植物、茶等 70 餘種作物。此蟲經卵期孵化後,1、2 齡幼蟲群聚於葉表啃食葉肉,3 齡後分散,由葉緣咬食成切口狀,嚴重時只剩葉脈,大量發生時擴大危害花蕾、花器,促使落花,造成喪失商品價值。幼蟲及繭上之毛帶有劇毒,觸及人體皮膚會產生紅腫發痛等過敏現象。臺灣黃毒蛾 1 年可發生 8~9 個世代,終年可見幼蟲的危害,一般於夏季 6 ~ 7月間為害最為嚴重。 管理策略:(1) 採行耕作防治,田間摘除並燒燬含有卵塊或蟲繭之葉片。(2)於 1至 2 齡幼蟲於葉片群集時,採摘葉片去除之。 |
圖5. 臺灣黃毒蛾幼蟲形態(A)與交配中的臺灣黃毒蛾成蟲(B)。 |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84%
我喜歡:6%
很實用:6%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2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巫婷(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1/11/02
謝謝分享。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7/03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