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目前已記錄的水彩蜑螺屬(Smaragdia)包括翡翠蜑螺(S. rangiana)、閃電蜑螺(S. paulucciana)及東沙蜑螺(Smaragdia sp.)等3種(洪等, 2012),主要分布東沙環礁海草床。這些種類多以食用海草表皮組織為主,不會刮食微細藻類或大型海藻,並產卵於海草葉面上,其生活史對海草依賴度相當高,更有學者以水彩蜑螺的化石作為是否有海草分布的證據(Unabia, 2011)。
研究指出,水彩蜑螺族群的分布與海草分布有關(Pilsbry, 1917),洪等(2012)對水彩蜑螺屬物種與海草食性選擇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東沙的3種水彩蜑螺僅發現棲息在泰來草(Thalassia hemprichii)與圓葉水絲草上(Cymodocea rotundata),並指出翡翠蜑螺和東沙蜑螺偏好刮食泰來草,而閃電蜑螺對上述2種海草的刮食並未有明顯的偏好。在澎湖海草復育區及鎮海灣海草床所發現的水彩蜑螺類,所發現的翡翠蜑螺是在單脈二藥草(Halodule uninervis)上發現,而東沙蜑螺均出現於卵葉鹽草(Halophila ovalis)的葉片上。水彩蜑螺在海草床的選擇上雖具有專一性的趨勢,但可能會隨著區域性海草種類分布的差異,水彩蜑螺屬物種所依存海草種類也有所取捨。
本中心於2022年在澎湖「虎井防坡堤兼碼頭」,使用單脈二藥草、卵葉鹽草及甘草等3種海草進行海草混植復育,計有100m2。經1年後所復育的海草床已擴展進900m2,並具形成海草床之雛形(冼等, 2024)。去(2023)年在進行移植海草成長時,發現僅在東沙海草床有紀錄的東沙蜑螺出現於所復育的海草床內(圖1);今(2024)年初則在鎮海灣海草床再次發現東沙蜑螺的蹤跡。這也是自2021年在通梁海草復育區首次發現翡翠蜑螺後(冼等, 2021),再次於澎湖虎井海草復育區及鎮海灣海草床內所紀錄出現澎湖的第2種水彩蜑螺屬物種。這些紀錄將使澎湖復育的海草床成為臺灣產水彩蜑螺種類重要棲地,並在維持澎湖海洋生物多樣性與棲地保種發揮更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