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生長與發育
大蒜不耐熱,在台灣為越冬栽培作物。因為花器退化,一般不結種子,只能以蒜瓣進行無性繁殖。其生活始自播種萌芽至成熟收穫可分為 6 個生長期,全生育期約需 150 –180 天。
1.萌芽期 :
從播種到芽鞘出土長出葉片為止,約需 10-20 天。根由蒜瓣基部先長出,而後芽鞘破土,長出幼葉。萌芽期依賴母瓣中儲存的養分供應。
2.幼苗期 :
從出生葉展開到花芽、鱗芽分化前為止。在幼苗期,大蒜的吸收跟開始橫向生長,並吸收養分和水分供給植物生長。功能葉片不斷長出,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生長物質,而母瓣亦逐漸萎縮。
3.花芽、鱗芽 ( 蒜瓣 ) 分化期 :
從大蒜的生長點上出現花園使體到花梗 ( 蒜苔 ) 伸長為止。在此期間,大蒜基盤最內第 1、2 層葉腋處長出側芽 ( 鱗芽 ),即為未來之蒜瓣。在分化期約有一半 ( 6-7 葉) 葉片已長成但仍無法充分製造供應植株養分,固執豬養份不平衡,常引起老葉部分尖端枯黃現象。
4.蒜苔伸長期 :
又稱鱗莖 ( 蒜球) 膨大前期。從蒜苔開始伸長到蒜苔採收為止,約需 30 天。此其生長特點為葉片的營養生長和蒜苔的生殖生長同時進行,並伴隨著儲藏器官鱗芽 ( 蒜瓣 ) 的緩慢生長。所有葉片在此期全部長出,栽培上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以維持植株旺盛生長。
5.鱗芽 ( 蒜瓣 ) 肥大期 :
從鱗芽 ( 蒜瓣 ) 開始膨大到蒜球收穫為止,約需 50-60 天。其中前 30 天與蒜苔生長期重疊。此期生長特點為蒜苔採收後由於植株的生殖生長優勢消除,養分大量送往蒜瓣,鱗莖 ( 蒜頭 ) 迅速肥大。此期葉片不再增加,而葉片、葉鞘中養分繼續往蒜頭輸送,地上部功能葉片逐漸枯黃。
6.生理休眠期 :
從蒜頭成熟收穫到蒜瓣再次萌芽為止,約需 3 個月左右的生理休眠期。在大蒜生長後期,葉片、葉鞘及蒜瓣外圍覆蓋鱗片的養分都逐漸轉移到蒜瓣中,本身變為膜片包圍在蒜瓣外面,可防止蒜瓣失水乾燥。在大蒜生理休眠期間,即使供給適宜水分和溫度,蒜瓣也不會萌芽發根。需經過自然休眠期後,才會萌芽發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