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新聞稿
桃園場提醒農友落實田間管理 降低香莢蘭落莢以維產量及品質
114年3月25日
香莢蘭如果落莢,會嚴重影響產量,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發現,高溫會影響香莢蘭果莢發育,尤其在授粉後第4週和第5週若遭遇35℃高溫,會造成5至7成落莢,因此在這時期進行降溫措施有助於穩定香莢蘭產量及品質。
桃園場表示,香莢蘭作為國內近年的新興作物,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從種植到開花長達3年,達到盛產需要4至5年。近年來,臺灣已開始有自產的香草莢,然而因為氣候變遷,各地出現高溫導致落莢及果莢種子不飽滿等問題,嚴重影響產量及加工後香草莢的品質,特別是在5至6月的著果前期,當氣溫超過35℃時,落莢率可超過50%。
桃園場指出,不同發育時期的香莢蘭在高溫下會有不同的反應,在40℃高溫條件下,無論是處於哪個發育階段,香草莢的生長和發育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果莢品質和種子數量顯著降低。特別是在授粉後第4週和第5週,35℃的高溫會導致大量果莢脫落,因此需要特別注意栽培環境的管理,以穩定果莢的產量及品質。
桃園場進一步說明,開花時期的田間管理是提升果莢品質的重要關鍵,提醒農友應隨時注意田區環境溫度的變化,適時給予降溫措施,藉由定時灑水噴霧及遮蔭網可有效降低田間環境溫度,並維持田區通風,減少病原菌及害蟲的密度,降低落莢率,以穩定產量及品質,降低生產損失,並提升國產香草莢品質。
新聞連絡人: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副場長 施錫彬 03-4768216分機101 行動0988622100
作物改良科 助理研究員 林宜樺03-4768216 分機236
作物改良科 副研究員 葉志新03-4768216 分機221
農業推廣科 副研究員 賴信忠03-4768216 分機410
圖1.香莢蘭落莢情形
圖2.果莢未成熟提早轉色
圖3.高溫影響香莢蘭種子發育
圖4.高溫逆境預防措施-遮陰網及噴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