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治時期(1624~1661年)
由南洋與華南引進種植,包含‘香檨’、‘柴檨’、‘肉檨’、‘牛檨’、‘花蓮檨’、‘柿果檨’ 等品種,統稱土芒果、本地種或土檨,經過多年栽培馴化後逐漸適應臺灣南部之風土,以 ‘柴檨’ 的栽培最廣泛。柴檨植株強健,具有濃郁的香味,豐產且耐旱,為許多人喜歡的懷舊風味。
二、日治時期(1912~1913年)
1912年後的日本在臺期間,由印度與東南亞引進33個優良品種進行試種,因對臺灣冬季的低溫適應性較差,目前僅剩下‘White’ (俗稱‘香蕉檨’ 或 ‘象牙檨’)、黑香、及‘Aroemanis’等品種尚有少量種植。
三、臺灣光復後(1954~1960年、1967~1973年)
1954年,農復會引種考察團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愛文(Irwin),海頓(Haden),吉祿(Zill),肯特(Kent),凱特(Keitt)等五個品種,經試種後,於1960年推廣種植,其中吉祿因果實小,成熟後即軟化,且皮薄不耐運輸,較不受歡迎。肯特因產量偏低,炭疽病嚴重,且果實易軟化,不耐貯藏及運輸,故在試種時即被認為不適合推廣。海頓在推廣當初受人爭議,因在開花授粉期及幼果生育期需較高溫的環境才易順利著果發育,臺灣氣候環境各地不同,故需考量種植環境。愛文品種最受生產者與消費者歡迎,最大的特點為產量穩定,不易有隔年結果之現象,且果實大小適中,外表色澤鮮艷,纖維適中,甜中帶酸,風味濃郁,為臺灣栽培面積最廣的品種,約佔芒果栽培之一半,但不耐病蟲害為其最大的缺點。
民國1967年及1970年,農復會園藝作物引種考察團又分別自夏威夷、墨西哥、秘魯、波多黎各、牙買加、以色列、泰國及印尼引進30餘品種,經試種後,於1973年推廣大益利(Dasheri),阿蘋(Ahping),愛德華(Edward),拔卡南(Buchanan),寶貝(Pope),肯生(Kensington),萬利(Vanrag)及聖心(Sensation)等品種。但自推廣後僅有聖心品種稍被果農所接受,但因會隔年結果,且正常產期在愛文之中後期,故栽培面積極少。上述引進之品種,因均引自美國佛羅里達及夏威夷,因此慣稱「美國種」。
四、近代時期
高雄縣六龜鄉果農黃金煌先生以懷特品種為母本,凱特品種為父本,進行交配授粉工作,育成金煌,果實碩大,著果率高,產量豐,甜度高,抗病蟲害強,品質優良,肉質細嫩幾無纖維。於1980年逐步推廣種植,為國內第一個自行育成的新品種。主要栽培於高雄縣的六龜鄉及芒果各主產區。之後之後國內自行選育風氣盛行,不論是民間育成之 ‘玉文六號’、‘杉林一號’、‘農民黨一號’、‘金興’ 與 ‘金蜜’ 等品種,或公家機關推出的品種 ‘臺農一號’、‘臺農二號’、‘夏雪’⋯等,各具優點,可供栽培者選擇栽植。
1985年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育成「臺農一號」及「臺農二號」。該分所於民國1969年,以其種源保存之45個品種,經自然雜交後混合採收之種子,由播種繁殖之後裔選出,經定植、性狀選拔、果實品質分析及地方試種後,於1985年命名推廣,為臺農一號,其對炭疽病之抵抗性較愛文強,栽培上較為省工,隨後推出臺農二號,但因肉質稍粗,故推廣後農民種植之意願不高,在果園中很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