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禽營養已被廣泛研究,在國外主要的研究對象為白肉雞及火雞,白肉雞為全球最重要,數量最多的經濟動物,飼養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人類營養所需之肉、蛋等食物,其經濟價值,端賴是否能有效利用飼料中之營養分,轉換為肉、蛋中之營養分。雞隻家禽為維持生存、生長、活動、修補體內組織、調節生理作用或生殖等,必須由體外攝取各類物質,這些由體外所攝取之物質稱之為營養分(nutrients),營養分可分為有機營養分與無機營養分兩大類。有機營養分包括碳水化合物(醣類)、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
一、 能量
能量是動物所有生理活動所需者,生長能量之需要量範圍很廣,在極大範圍之飼料含能量都可獲得良好之生長速率。一般可由殼物、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在家禽飼料中之提供能量。一般小雞飼料需較高代謝能才能得到最佳生長速率,肉雞飼料之代謝能均較產蛋雞為高。
一、 蛋白質
蛋白質為動物生長與發育所必需者。動物體中之?@與許多內分泌素之組成。蛋白質也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及其他化合物結合,增加其複雜性,例如與碳水化合物結合稱為醣蛋白;與脂肪、磷酸結合則分別成為脂蛋白、磷蛋白等。飼料蛋白質中約由25種胺基酸組成,而動物身體組織約由20種胺基酸組成。有許多胺基酸無法由體組織合成,必需由飼料中供應。這些無法由體組織合成,必需由飼料中供應者,稱之為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飼料蛋白質中最易缺乏的胺基酸為離胺酸、蛋胺酸、胱胺酸以及色胺酸等,應特別注意是否足夠雞隻之需要量,故稱之為最重要的胺基酸。穀物佔雞隻飼料中相當多的部分,但穀物中蛋白質常缺乏離胺酸或色胺酸含量,故應同時使用不同蛋白質來源的原料,以補其不足。配製飼料時儘可能使用蛋白質中胺基酸可以互補的飼料原料,以達飼料中胺基酸之平衡。目前已有提倡以理想蛋白質(ideal protein)配製飼料者,即是針對胺基酸理想比例及含量,以達到完全平衡配製。表1為 肉雞飼糧蛋白質推薦量與飼糧中能量之關係,以供參考。
二、 維生素
維生素用量雖少,但作用大,可能影響全身生理狀況。維生素進入體內後,可直接吸收入組織中利用,不必經消化作用。同時對生長、生殖等之功能相當重要,且可維持建康及活力有關。脂溶性維生素可在體內之組織器官貯存,但水溶性維生素則較不易在體內貯存,需每日採食獲得。
維生素簡分成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前者包括維生素A、D、E與K;而後者包括維生素B1、B2、B6、B12、泛酸、菸?B酸、生物素、膽?B、葉酸及維生素C等。一般飼料中不必添加維生素C,因為雞體內組織可合成維生素C,不過當雞隻遭遇緊迫或感染疾病時,體內合成之維生素C量不足需要,則飼料中應額外添加。
三、 礦物質
礦物質(minerals)又稱為無機元素,時常與其他無機元素或有機化合物形成鹽類存在。動物體內所含之礦物質種類繁多,,包括巨量元素之鈣、磷、鉀、鈉、氯、硫和鎂及微量元素之鐵、鋅、銅、錳、碘和鈷。後來又於1953年有鉬,1957年有硒和1959年有鉻之發現。隨後陸續發現了許多微量元素皆為動物所必需,近來認為至少有40種以上的元素為動物代謝所必需者。動物給予適當量之礦物質,對生體機能之維持極為有效,但給與過量或不足常會引起病態,尤其是微量礦物元素,如鐵、銅及硒等過量會造成中毒,但銅、鐵及鈷不足會引起營養性貧血。
礦物質一般功用為為構成體組織物質之成分,尤其鈣與磷多量存於骨與齒中。某些元素為酵素系統之致活劑,並參與維持體液滲透壓平衡及適宜之pH值,並為肌肉興奮與活動及神經衝動所需。
其他極微量礦物質,如氟(flourine, F)、鉬(molybadenum, Mo)、矽(silicon, Si)、鉻(chromium, Cr)、鋁(aluminum, Al)及砷(arsenic, As)等,家禽飼料中除非必要,一般不再額外添加,飼料中含量太高具有毒性。
雞對大部分維生素與礦物質需要量,均已精確瞭解(如表2),特別是飼料中容易缺乏之維生素與礦物質。不過由於維生素在貯存過程易遭受破壞,故在添加時應依不同情況斟酌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