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其他-積穀害蟲

 
項目符號

有害動物

項目符號

蜜蜂

項目符號

積穀害蟲
項目符號

大榖盜

項目符號

大擬榖盜

項目符號

小角胸扁蟲

項目符號

小長蠹蟲

項目符號

小紅鰹節蟲

項目符號

四紋豆象

項目符號

外米偽步行蟲

項目符號

外米綴蛾

項目符號

玉米象

項目符號

米出尾蟲

項目符號

米象

項目符號

角胸粉扁蟲

項目符號

角胸榖盜

項目符號

赤腳郭公蟲

項目符號

長角象鼻蟲

項目符號

長首榖盜

項目符號

扁擬榖盜

項目符號

美洲蜚蠊

項目符號

粉斑螟蛾

項目符號

茶色偽步行蟲

項目符號

茶蛀蟲

項目符號

細擬榖盜

項目符號

麥蛾

項目符號

斑紋鰹節蟲

項目符號

黑米螟

項目符號

矮圓細堅蟲

項目符號

綠豆象

項目符號

榖蠹

項目符號

暹邏榖盜

項目符號

鋸胸粉扁蟲

項目符號

擬榖盜

項目符號

闊角榖盜

項目符號

煙甲蟲

項目符號

腐食酪蹣

項目符號

積穀害蟲防治方法

項目符號

貯倉管理與防治對策

 

 

麥蛾

 
英名:Angoumois grain moth

學名: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er

前言:
  為稻穀最常見且危害最嚴重之鱗翅目積穀害蟲,幼蟲能直接危害稻穀,害蟲發生後常引起其他次級害蟲之危害,主要危害表面之穀物,深層穀物此蟲不易穿透危害。

危害狀:

危害成破洞狀 成蟲產卵狀

害蟲概述:

(一) 分類地位:
鱗翅目 (Lepidoptera)  麥蛾科(Gelechiidae)
(二) 分布:
普遍分佈於全世界積穀倉庫,如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美國等地。
(三) 危害作物:
普遍危害積穀,如稻穀、糙米、玉米、高梁、大麥、小麥、黑麥、蕎麥、裸麥、乾果、豆類等儲穀。
(四)

形態:

  1. 成蟲:為灰褐色的小蛾,體翅皆灰褐色 、頭小。複眼黑褐色裸露。觸角的基節長 ,有粗毛,不形成眼帽(eye cap),觸角絲狀而長。下唇鬚第1節小形,中節粗附厚鱗毛,末端較中節為長。體長5-7公厘,翅展13-15公厘。
  2. 卵:扁平橢圓形,有縱形數條凸起線,長約0.6公厘。卵初產時乳白色,次變濃,後成淡紅色。
  3. 幼蟲:初孵化後幼蟲呈紅色,體長約1公厘,非常活潑。刺毛長,腹足、尾足的鉤爪數均與老熟幼蟲同 ,皆為2-3枚。充分成長的幼蟲體長7-10公厘,長橢圓形, 頭部淡褐色,單眼區與口部為黑褐色,胴部乳白色。
  4.  蛹:略呈紡錘形,黃褐色,體長約4.5-6公厘 ,尾端有數根粗毛。
(五)

生活史:
每年發生約7-8世代,幼蟲4-8齡或更多齡,齡期多寡、生活史的長短,因消耗食物不同而有差異。在適當的條件下,在稻穀平均發育期36天、小麥38天,玉米35天,高梁33天。

發生生態:
  雌蟲產卵於穀粒表面 ,數粒乃至數10粒1排 ,每1雌蟲產卵40粒 ,條件好可產389粒卵。孵化後幼蟲既蛀入穀粒中為害,糞便均堆積穀粒內,被害穀粒易以手指捏碎。老熟幼蟲自內向外蛀食造成孔道,僅留下種皮的透明薄膜,覆於羽化孔之上,隨後在穀內吐絲作繭化蛹,成蟲經由種皮上的圓形小孔中羽化出來,是積穀散裝倉中為害最嚴重之鱗翅目害蟲。

防治方法:
  此蟲防治方法與穀蠹相似,在稻穀倉可用第滅寧粉劑與稻穀混拌,比例為1:750,藥效可持續約一年之久。利用低溫冷藏筒持續控制在15~18℃下亦可有效防治此害蟲。其他防治藥劑可參考植保手冊推薦資料。

引用文獻:

1. 林欉。 1965。 台灣植物保護工作(積穀害蟲)。 劉廷蔚先生六十歲紀念文集編印。
2. 姚美吉。1995。積穀害蟲。台灣農家要覽增修訂再版(農作篇三)。豐年社編印
3. 陳耀溪。 1985。倉庫害蟲。  農業出版社編印。
4. 陳啟宗、黃建國。 1985。 倉庫昆蟲圖冊。 科學出版社編印。
5. 彭武康。 1985。 穀倉害蟲及鼠類之生態與防治。 臺大植物病蟲害學系出版編印。
6. Hill, D. S.  1990.  Pests of  stored products and their control.  CRC Press pp274.

 

 
麥蛾卵   麥蛾幼蟲
 
麥蛾蛹   麥蛾成蟲

(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姚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