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花卉-菊花

 
項目符號

切花
項目符號

大理花

項目符號

天堂鳥

項目符號

火鶴

項目符號

白鶴芋

項目符號

百合

項目符號

夜來香

項目符號

非洲菊

項目符號

洋桔梗

項目符號

紅薑花

項目符號

唐菖蒲

項目符號

康乃馨

項目符號

彩色海芋

項目符號

菊花

項目符號

滿天星

項目符號

盆花

項目符號

香花植物

項目符號

觀葉植物

項目符號

蘭花

項目符號

種苗

項目符號

草皮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白絹病
白銹病
炭疽病
細菌性軟腐病
莖腐病
菌核病
萎凋病
黑斑病
黑銹病
灰黴病
細菌性軟腐病 (Bacterial soft rot)

病原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八十二年由菊花種苗業者 (穴盤扦插) 送台中改良場做病害診斷之菊花扦插苗,發現有軟腐之現象,經分離及再接種證明為細菌所引起。目前菊花扦插苗有二種栽培方式,一則為傳統的砂插,另一為穴盤扦插,乃以泥炭土加珍珠石為介質。調查發現以穴盤扦插者發生細菌性軟腐病的情形較為嚴重。

病徵:
  
臺灣菊花細菌性軟腐病目前只發生於扞插苗,尚未於田間發現。軟腐細菌由菊花扞插苗之莖基部傷口侵入,沿莖內髓部組織向上蔓延,造成髓部組織腐爛;病原菌危害髓部組織後,向莖之外部組織蔓延,造成扞插苗基部腐爛,最後整株菊苗萎凋倒伏;有時為害現象只局限於髓部,且病勢幾日後即不再進展,軟腐組織最後變乾,造成莖部中空褐化現象,然植株外表則無徵狀產生,且莖基部仍會長根,農民俗稱「空心苗」,此類菊花苗種植於田間,由於莖部中空植株生長過程易由此折斷。本病在苗床之發生常為分散式,與苗腐病 (Rhizoctonia solaniPythium spp.) 所造成圓型缺株區,二者易於區別。本病一年四季均會發生,嚴重時,生產出大批的「空心苗」或造成幼苗的大量死亡,不僅降低了菊苗的品質,也造成苗的供應不足,對菊花產業的影響頗大。

病原菌:

分  類: Scotobacteria (裂殖細菌綱)
Eubacteriales
9真細菌目)
Bacteriaceae
(細菌科)
分  佈: E. chrysanthemi可在較高溫度下生長,主要存在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最適生長溫度為 34-37℃,E.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其最適生長溫度為 28-30℃。感染菊花時本菌多發生於高溫地區之育苗期,溫帶地區發生可能不多,臺灣之發生亦不多。
寄  主: E. chrysanthemi 可引起園藝作物軟腐、萎凋、軸腐等;E.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之寄主範圍比 E. chrysanthemi 廣,可引起大部份作物之軟腐。
形  態: 病原菌屬革蘭氏陰性菌,不具氧化酵素,為兼性厭氧,短桿狀,具有周生鞭毛,大小約 1.5-3.0μm×0.6-0.9μm,菌落常為白色。
診斷技術: 在高溫高濕季節育苗時若苗床出現分散式之病株,且罹病株均呈空心狀,多為本病之發生;若採罹病初期之病株置於清水中,可見乳白色之菌體由切口部份溢出,則可確定為本病之發生。
生  活  史: 本病病原菌多存在於罹病植株之殘體,藉由殘體進入扦插苗床,並於其中殘存,待苗床進行扦插時,由插穗之切口侵入,造成新的感染。

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藉傷口侵入組織,另藉葉面澆水、噴霧或施肥而散播至健株上,造成二次感染。

發生生態:
  
Erwinia 屬軟腐細菌可藉不同的傳播方式到達寄主植物,包括經由無性或有性繁殖體、土壤、 灌溉水、昆蟲、雨水飛濺、空氣中之懸浮粒 (aerosol) 及農具等,再經由傷口或皮孔等自然開口侵入寄主組織,造成軟腐病徵;而菊花軟腐細菌主要由扞插基部傷口侵入感染。根據田間之觀察,本病常發生於下雨前後扞插之菊花苗,尤其是在夏季最為嚴重,不過冬季亦有發生。有關溫度對病害發展之影響,在測試之溫度中 (15、20、25、30 及 35℃),溫度愈高病勢進展愈快,在 25℃-35℃ 全部扦插苗髓部嚴重軟腐,而在 20℃-15℃ 病勢進展很慢,甚至有些扦插苗不發病。此外介質含水量愈高軟腐病愈嚴重。

防治方法:

一、 病目前無推薦藥劑可試用:
1.  30.3%四環黴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
2.  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
3.  40%銅快得寧可濕性粉劑400倍
4.  39%硫酸快得寧可濕性粉劑400倍
5.  68.8%多保鏈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每7~10天噴灑一次連續3~4次,在防治軟腐病時應輪流使用,避免誘發病菌之抗藥性,並應添加品質良好的展著劑,以提高防治效果。
(黃德昌、李惠鈴,1991,興農272期,p.85)
二、 苗床期均為密植,並避免過度噴灌,造成葉片積水;徹底清除病株、病葉,勿使其殘留在園內及四周;選用清潔的栽培基質;園內避免混植其他植物,是基本防病措施。
(黃德昌、李惠鈴,1991,興農272期,p.85)
三、 選擇栽培抗病性較強品種,以降低病害發生。
四、 使用過的器具需消毒後再行收存及使用。
(楊秀珠,1996,農藥世界160期,p.20)
五、 菊花軟腐病於臺灣只發現為害扞插苗,本病常發生於下雨前後扞插之菊花苗,故此時期儘量避免扞插工作,否則要注意預防本病之發生。
六、 可選種較耐病之菊花品種:測試 41 個菊花栽培品種對軟腐病的抗感性反應,結果顯示各品種間有差異,罹病度在 0-25% 者,有 10 個品種,為龍鳳小紅、白雪山、新種一點紅、舞風車、華秀鳳、荷蘭小白、德國紅、黃精進、紅觀音及粉皇冠;罹病度在 25-50% 者,有 11 個品種,為白觀音、新種粉火焰、黃聖誕球、秋陽、空心小黃、日本小黃、黃銅錢、日月小粉、絨紅、金風車及花御殿;罹病度在 50-75% 者,有 11 個品種,為跳舞白、黃童心、美人紅、紅風車、阿來粉、深黃、黑心小黃、紅桃姬、粉桃姬、天星小紅及白冬陽;罹病度在 75% 以上者,有 9 個品種,為白天星、粉日記、雙色金、黃秀芳、木瓜黃、青心黃、尖葉白、英國紅及芬蘭小粉;其中龍鳳小紅最抗病,而芬蘭小粉最感病。
七、 以藥劑保護插穗傷口,減少軟腐細菌感染:將農藥先加入滑石粉中混合均勻後,再將菊花插穗基部沾此含藥之滑石粉,再插入苗床中,即可減少病害發生。銅快得寧、嘉賜銅、多保鏈黴素及鏈四環黴素等藥劑可參考使用。
八、 菊花插穗採下後,可先將其置於保濕環境中,插穗基部會產生癒合作用,再行扦插種植以減少病害之發生。不過由於菊花插穗為幼嫩之生長組織,莖頂會有背地性產生,故置於保濕環境中太久插穗會彎曲而造成扞插之不便或影響品質,因而需注意,以保濕一天後最佳。
九、 菊花繁殖用資材連續使用後,常為感染源的來源,使用前如能加以消毒,應可降低本病危害,37% 鹽酸 500 倍、5% 次氯酸鈉 100 倍及 50℃ 溫水皆可用於穴盤消毒,栽培介質消毒可採用 60℃ 之蒸氣處理 30 分鐘。

參考文獻:
 
1. 楊秀珠、劉興隆。1999。病害之發生與防治。菊花綜合管理。73-85 頁。臺灣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編印 176 頁。
2. Burkholder, W. H., McFadden, L. A., and Dimock, A. W. 1953. A bacterial blight of chrysanthemums.  Phytopathology 43:522-526.
3. Davino, M., Rosa, R. La., and Torrisi, A. 1980. Erwinia chrysanthemi infections on chrysanthemum cuttings.  Tecnica agricola 32:301-308.
4. Dickey, R. S. 1976. Identification and prevalence of Erwinia species isolated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Proc. Am. Phytopathol. Soc. 3:304. (Abstr.)
5. Horita, H. 1994. Bacterial stem rot of chrysanthemum caused by Erwinia chrysanthemi in Hokkaido Prefecture.  Annual Report of the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 of North Japan 45:104-107.  (RPP. 74(8):676, 1995)
6. Van Steekelenburg, N. A. M., Van der Hoeven, A. P., and Janse, J. D. 1987. Pith necrosis in chrysanthemum cutting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occurrence.  Acta Hortic. 197:103-109.
7. McGovern, R. J., Horst, R. K., and Dickey, R. W. 1985. Effect of plant nutrition on susceptibility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to Erwinia chrysanthemi.  Plant Dis. 69:1086-1088.
8. Meneley, J. C., and Stanghellini, M. E. 1976. Isolation of soft-rot Erwinia spp.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using an enrichment technique.  Phytopathology 66:367-370.
9. Pennypacker, B. W., Nelson, P. E., and Dickey, R. S. 1974. Histopathology of chrysanthemum stems artificially inoculated with Erwinia chrysanthemi.  Phytopathology 64:1344-1353.
10. Pennypacker, B. W., Smith, C. M., Dickey, R. S., and Nelson, P. E. 1981. Histopathology of a symptomless chrysanthemum cultivar by Erwinia chrysanthemi or E.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Phytopathology 71:141-148.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00,植物保護圖鑑系列7,第50-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