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銹病 (rust)
病原菌:Puccinia
chrysanthemi Roze 黑銹病為臺灣菊花栽培上之一古老病害,發生不普遍,造成之為害亦不嚴重,因此不受重視,相對於白色銹病之大發生,黑銹病引起之損失則微乎其微。
病徵:
初期葉片產生淡黃色病斑,逐漸轉為黃褐色,同時葉片病斑處之下表皮突出,不久下表皮破裂,露出橘紅色之粉狀物,此乃病原菌之夏孢子堆
,夏孢子堆直徑約 0.8-1 mm,突出於葉表面,冬孢子堆出現於夏孢子堆之中央及周圍,呈同心圓輪紋狀的黑褐色粉狀物,大小為
0.6-0.7
mm,多數病斑常相癒合而形成一大病斑,嚴重時造成葉片萎凋。本病發生於低溫乾燥季節,故秋冬及早春發生嚴重,夏季僅高山地區發現。
病原菌:
分 類: |
Basidiomycetes (擔子菌綱)
Teliomycetinae (冬孢子菌亞綱)
Uredinales (銹菌目)
Pucciniaceae (柄銹菌科)
Puccinia (柄銹菌屬) |
分 佈: |
除美國、日本、臺灣外,亦分佈於其他菊花栽培地區。 |
寄 主: |
發生於菊屬植物,品種間罹病性差異極大。 |
形 態: |
夏孢子呈橢圓狀、倒卵狀,黃褐色至深褐色,表面有刺,大小為25-36×21-
26μm。冬孢子暗褐色,橢圓狀,倒卵狀,長橢圓狀,二端圓形,二室,大小為39-62×22-30μm,中間隔膜稍凹陷,頂端處細胞壁較厚,約為
5-6μm。 |
生 活
史: |
可由夏孢子不斷繁殖、為害寄主。冬孢子可越冬,至翌年早春,再為害菊花葉片,產生夏孢子後繼續為害。 |
傳播途徑:
夏孢子藉風雨傳播。
發生生態:
本病發生於秋冬及早春、夏季僅高冷地發生。
防治方法:
一、 |
藥劑防治:75%嘉保信可濕性粉劑4000倍,每10天噴施一次,或25%嘉保信乳劑1000倍,亦為每10天噴施一次,但因調查結果顯示,部份地區已有抗藥性產生,因此藥效已不若推薦時有效,因此建議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慎選藥劑噴施,但勿輕易提高濃度,避免發生藥害及誘導抗藥性產生。
|
二、 |
注意田間衛生,加強清園工作:採收後之植株宜儘早清除,減少廢園所造成之病原菌大量繁殖。(楊秀珠,1991,農藥世界91期,p.75)
|
三、 |
選種抗病品種或較抗病品種,則不需加以防治,若遇發病,一般防治銹病之藥劑均可有效防治。 |
參考文獻:
1. |
Sawada, K. 1943.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Formosan Fungi. 9:40. |
|
|
|
|
|
葉部病徵 |
|
葉部受害狀 |
(楊秀珠,1996,農藥世界160期21頁) |
|
(楊秀珠,1986,興農214期67頁) |
|
|
|
菊花黑銹病 |
|
|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00,植物保護圖鑑系列7,第37-3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