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潛蠅 
					(Garfen pea leaf miner)
					 
					學名: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49頁。台中。229頁。) 
					
					生態習性:韭潛蠅主要發生在高溫季節,5~6、10~12月為其高峰期,其發生受雨水及輪作制度等因素影響甚大。卵產於葉部組織內,幼蟲孵化後即在葉肉內潛食危害,幼蟲老熟後即化蛹於葉內,成蟲則以產卵管刺破葉表皮,利用口器吸吮葉汁,使葉片上形成白色小斑痕。
 
					
					(柯勇、張德前。1999。葉菜類-韭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葉32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形態: 
						
							| 
							
							卵: | 
							
							黃白色,產於葉片組織內。 |  
							| 
							
							幼蟲: | 
							
							黃白色蛆狀,藏於表皮內,取食葉肉。 |  
							| 
							
							蛹: | 
							
							黃褐色,橢圓型化於葉表或土中。 |  
							| 
							
							成蟲: | 
							
							黑色或黑色具黃斑之小蠅,以產卵管在寄主葉片上川次造成許多白色針孔。 |  
					
					(施錫彬。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402頁。葉瑩編。) 
					
					危害部:葉片
 
					
					危害狀:幼蟲取食後,因黑色排泄物殘留於食痕內,降低商品價值,嚴重被害時作物生育受阻,葉片提早黃化、萎凋或死亡。
 
					
					(柯勇、張德前。1999。葉菜類-韭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葉32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 
							
							75%賽滅淨可濕性粉劑 
							
							(Cyromazine) | 
							
							0.08-0.16公斤 | 
							
							5,000 | 
							
							  | 
							
							1.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 
							
							2.4~11月氣溫較高或多雨時密度較高。 |  
							| 
							
							50%益滅松可濕性粉劑 
							
							(Phosmet) | 
							
							0.5-1.0公斤 | 
							
							1,000 | 
							
							  | 
							
							1.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 
							
							2.4~11月氣溫較高或多雨時密度較高。 |  
					
					(柯勇、張德前。1999。葉菜類-韭菜。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葉34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