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斑病
(Angular leaf spot)
病原菌:Phaeoisariopsis
griseola
(Sacc.) Ferraris
(Isariopsis griseola Sacc.)
Cercospora columnaris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77頁。台中。229頁。)
病原生態:
病菌由葉片氣孔侵入,在葉肉及欄狀柔軟細胞之間生長,侵入大約9天之後,病菌形成壞疽病斑。潮濕環境能加速發菌發展,其生長溫度範圍略廣泛為16至28℃,最適當溫度為24℃,在24℃,並連續下雨24~48小時的環境下,病菌易擴散傳染。種子可傳播角斑病,但病菌主要存活於罹病殘株及土壤中,約140天至500天左右。病原菌的孢子可由風來傳播。作物耕作制度可能影響病菌的發生及流行,尤其與玉米輪作之菜豆田,角斑病的發生更為劇烈。
病徵:
病斑初期會形成灰褐色,後期轉為暗褐色,並在葉片上形成角斑為本病的最大特徵。發病後期病斑會癒合形成大病斑,嚴重時會使整個葉片皆為害,而造成黃化、落葉。高濕時於病徵處會有病原菌的孢子形成,為第二次感染源。果莢亦會被病原菌所危害,病徵為形成紅褐色圓形斑點。
防治方法:
一、 |
應注意連作園殘株清除工作。 |
二、 |
田間防治:至少輪作二年,使用無菌感染種子,排水良好土壤,清除前作罹病殘枝。 |
三、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
(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24.9%待克利乳劑
(Difenoconazole) |
0.3-0.4公升 |
3,000 |
發病初期開始施藥,以後每隔10-14天施藥一次,,連續三次。 |
1.防治本病應注意連作園殘株清除工作。
2.易發病地區或季節可提前於開花期前施用。
3.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
|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77-78頁。台中。229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