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葉蟬
切根蟲
台灣黃毒蛾
玉米螟
豆蚜
豆莢螟
甜菜夜蛾
番茄夜蛾
番茄斑潛蠅
葉蹣類
潛蠅類
瘤野螟
薊馬類
|
瘤野螟
(Rice leaf roller)
學名: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68頁。台中。412頁。)生態習性:
成蟲產卵於葉片表面,沿葉脈散產。每雌蟲可產卵100~300粒左右。成蟲產卵有趨綠性習性,喜歡在葉片嫩綠而寬廣之品種上產卵。卵之發育臨界低溫為12℃左右,卵期在4~10月間約3~4天,12~3月間為9~10天。
幼蟲期在4~10月為17~20天,3至4月及10至11月約26至28天,冬季約為50天,老熟幼蟲經1~3天預蛹期後吐絲結薄繭於葉鞘基部內側、植株間或蟲苞中化蛹。蛹期在4~10月間為6~7天,冬季20天左右。成蟲羽化後經2~3天交尾,產卵前期3~5日。成蟲壽命在22~28℃約14天,20℃以下延長之。瘤野螟在台灣中、南部一年可發生8~9個世代。
(鄭清煥。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281頁。葉瑩編。)
形態:
卵: |
扁橢圓形,中間稍隆起,初產下為淡黃透明,孵化前呈黑色。 |
幼蟲: |
甫孵化幼蟲體長1.5~2公厘,白色透明,取食後呈綠色。第二三胸節之背面有黑點6枚,體表生有褐色粗毛。老齡幼蟲約20公厘,呈黃至橘黃色,背稍帶紅色,頭殼呈暗褐色。 |
蛹: |
細長約10公厘,初淡褐,羽化前呈褐色,臀棘明顯突出,上有8根鉤刺。 |
成蟲: |
成蟲體及翅均呈淡黃褐色,前翅前緣及外緣有暗褐色粗帶,翅上另有細橫線三條,前、後橫線較長,中橫線較常短。後翅外緣亦具暗褐色帶,前、後橫線與前翅者相銜接,中橫線缺如。體長約10公厘,展翅約16公厘。 |
(鄭清煥。199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281頁。葉瑩編。)
危害狀:
幼蟲主要蛀食豆莢,開花結莢前亦會取食葉片。成蟲取食花蜜為主,但幼蟲食性極雜。
(張清安、張德前。1999。豆菜類-長豇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6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開花初期》 |
一、 |
使用性費洛蒙誘殺成蟲。 |
二、 |
藥劑防治: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3%蘇力菌可濕性粉劑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0.8公斤 |
1,500 |
根據發生狀況於開花結莢初期選2-3種藥劑間隔10天混合噴施2-3次,若害蟲密度太高再間隔10天連續施藥1-2次,但應選擇低毒藥劑並注意安全採收期規定。有效藥劑應輪流使用以避免抗藥性害蟲發生。 |
採收前亦可施藥。 |
58%乃力松乳劑
(Nalad) |
1.0公升 |
1,000 |
採收前4天停止施藥。 |
2.8%賽洛寧乳劑
(lambda-
Cyhalothrin) |
0.5公升 |
2,000 |
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
(張清安、張德前。1999。豆菜類-長豇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14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開花結莢期》 |
一、 |
使用性費洛蒙誘殺成蟲。 |
二、 |
藥劑防治: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3%蘇力菌可濕性粉劑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0.8公斤 |
1,500 |
根據發生狀況於開花結莢初期選2-3種藥劑間隔10天混合噴施2-3次,若害蟲密度太高再間隔10天連續施藥1-2次,但應選擇低毒藥劑並注意安全採收期規定。有效藥劑應輪流使用以避免抗藥性害蟲發生。 |
採收前亦可施藥。 |
58%乃力松乳劑
(Nalad) |
1.0公升 |
1,000 |
採收前4天停止施藥。 |
2.8%賽洛寧乳劑
(lambda-
Cyhalothrin) |
0.5公升 |
2,000 |
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
10%百滅寧乳劑
(Permethrin) |
0.33公升 |
3,000 |
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
(張清安、張德前。1999。豆菜類-長豇豆。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豆15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
|
|
|
|
|
成蟲 |
|
幼蟲 |
(鄭清煥,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第96頁) |
|
(鄭清煥,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第9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