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萎病
(Fusarium yellow dwarf)
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epae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50頁。台中。229頁。)
病原生態:
本病可發生於苗床期與本田期,尤其在連作地發生最嚴重。由於洋蔥連作極為普遍,本病何時開始發生,已不可考,但於87年秋季,於苗床普遍發生幼苗第三、四片黃化、徒長、捲曲現象,進而植株倒伏枯死。未枯死植株的根部如受感染而尚未腐爛則呈紫色。如遇下雨,則發病更為嚴重。
(陳昱初。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162頁。葉瑩編。)
病徵:
於本田期,洋蔥植株發育至結球時,因為需水量大增,如植株受本病原菌感染,則根部腐爛,植株即開始黃化,進而萎凋,尤其在生育中期病徵更為明顯,下雨愈多,發病愈嚴重。
(陳昱初。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162頁。葉瑩編。)
防治方法:
一、 |
藥劑防治: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
(Cyprodinil + Fludioxonil) |
0.6-0.8公斤 |
1,500 |
洋蔥定植10天後開始施藥,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次。 |
1.採收前21天停止施藥。
2.具呼吸中等毒性。
3.對水生物具毒性,勿使用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之地區」。 |
|
二、 |
避免以連作地作為育苗床,可考慮選用健康土壤,於育苗箱育苗。 |
三、 |
罹病之幼苗不可移植至本田,以減少第一次感染源。 |
四、 |
多施用有機肥,少用化學肥,促進根部的健旺。 |
五、 |
罹病之蔥球和根部不應棄置於田間,避免成為下期作的感染源。 |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51頁。台中。229頁。)
|
|
|
洋蔥黃萎病近照 |
|
田間洋蔥幼苗黃萎病病株 |
|
|
|
田間洋蔥蔥球感染黃萎病(左1~2),健球(右1) |
|
洋蔥幼苗黃萎病病株(左1~3),健株(右1~2) |
|
|
|
黃萎病病原菌感染蔥球內部(箭頭) |
|
感染黃萎病之蔥球,基部霉狀物即為病原菌 |
植物保護技術專刊系列2(洋蔥篇),P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