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蕹
連根一次採收
蕹菜連根一次採收者,生育期短,從播種到採收,僅約25~30天,主要的病害問題為苗期根腐病,尤其在旱地連作田,發生較嚴重,因此可以實施輪作或定期淹水、曝曬等措施,以降低感染源,或於栽培前以土壤殺菌劑消毒土壤,且種子播種前先混拌殺菌劑可達防治效果。連根採收之陸蕹,害蟲往往無法立足,以達到經濟危害的族群數量。因此,害蟲管理的重點應著重在播種前的作業。整地時將田區壤儘可能整平,減少可供扁蝸牛白晝隱藏的處所,清除田區外圍的雜草,避免來自外界侵入的蟲源,播種前,先引水灌溉二天以上,以消滅土棲性害蟲如蕹菜小金花蟲的幼蟲等。另外,雜草對撒播陸蕹菜之品質、整齊度及採收後處理之干擾相當大,由於栽植密度高,株間距離太小,難以利用機械除草,且陸蕹菜對除草劑相當敏感,生長期短,受藥害之植株不易恢復,目前缺乏可用而有效率之雜草防治方法,所以雜草密度高之田區不宜栽植此類蔬菜。
宿根栽培多次採收
宿根栽培蕹菜隨其採收次數的增加,細菌性青枯病的問題也跟著增加,因此防治上除必須注意上述幼苗期之根腐病外,也必須預防青枯病、葉斑病及白銹病等。在青枯病方面,除尋找抗病的品種外,必須實施各種綜合防治的策略,改變耕作制度並儘量去除可能攜帶青枯病菌之因子,如帶菌蕹菜苗、曾發生青枯病之土壤、灌溉水、採收之刀具等。防治上考量注意的因子越多,則達到防治的成效將越大,經濟損失就越少。而葉斑病因全年皆可發生,因此本病首重預防,勿過度施氮肥,也不要過度密植,在露水重以及風雨的環境下發生特別嚴重,必需注意防治。白銹病多發生於夏秋季,冬季較少,本病也是預防重於治療,首重選擇來源乾淨的種子,以減少種子帶菌的機率,在日夜溫差大,在露水重的環境下應特別防範本病。
在蟲害方面,因連續採收之陸蕹栽培期長,害蟲發生的種類及頻率相對的增加。除了依照一次採收之防治方法外,田區外圍須懸吊斜紋夜蛾的性費洛蒙誘蟲盒,大量誘殺雄蛾,以減少雌蛾的交尾機會。此外,定期噴施防治藥劑時須注意安全採收期,避免造成農藥殘留。若於設施環境下生長,遮斷了雨水的沖刷,須注意下位葉是否有神澤氏葉蹣刺吸,並掌握危害初期進行防治。在雜草之防法上重點在種植初期,可施用一次短效型之萌前除草劑,由於一般陸蕹栽植密度高,生長快速,中後期可形成相當程度之覆蓋,雜草較不易生長。
水蕹菜
水蕹菜栽培須有充足的水源,在台灣水蕹菜栽培之水源包括冷泉、溫泉及一般灌溉水等,在病害方面與上述連續採收之陸蕹菜發生種類相似,唯防治上因為水田栽培,所以施藥問題較多,藥劑會隨著水流流失,而位於水尾之蕹菜田則藥劑過量,且水蕹菜採收期短,易造成藥劑殘留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建議菜農注意事前的防治工作,以降低病蟲草害問題及成本。在蟲害方面,若蕹菜田鄰近丘陵或河川,週遭的荒地及雜木林常攀爬著許多蔓性之旋花科雜草,常見的如白花牽牛等,提供著聚集害蟲族群的棲所,成為害蟲繁殖的大本營。數種幼蟲取食根部的害蟲,如甘薯猿葉蟲、蕹菜小金花蟲等,幼蟲可在旋花科雜草之根部取食,成蟲羽仔後,再遷入田區為害葉部,因此,蟲害的防治更加不易。此外,水蕹栽培生育期間,福壽螺取食幼嫩的新芽,已成為重要的有害動物。應於冬季休閒期,土壤翻耕一次,將遁入土壤冬眠的福壽螺翻出,增加其死亡的機會。本田入水口應設置鐵絲網,以阻絕來自溝渠的福壽螺。育苗期及移植本田初期,桃蚜為重點防治對象,可釋放瓢蟲類天敵捕食或施用藥劑進行防治。三月起開始於田區外圍懸掛性費洛蒙誘引盒誘殺斜紋夜蛾雄成蟲,當發現誘集到雄成蟲後,應注意防治。秋季採收末期,田間宜引水灌溉,耕犁整地後,進行一次防治作業,以消滅即將潛入土中休眠的福壽螺,可有效降低本田內的福壽螺密度。在雜草方面,種植初期或整地前做好雜草管理的工作,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休耕時期,雜草發生時,必須及早清除之,一方面防止其蔓延,一方面避免其種子再度撒播,如此一來,在長期耕作的田地裡,雜草的種類及數量相對可減少許多。
病蟲害發生時期及防治適期(水蕹菜及宿根栽培之陸蕹)
生育日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青枯病 |
|
白銹病 |
|
根腐病 |
|
葉斑病 |
|
斜紋夜蛾 |
|
桃蚜 |
|
蕹菜
小金花蟲 |
|
神澤氏葉璊 |
|
福壽螺 |
|
扁蝸牛 |
|
|
|
|
|
|
|
註: |
■ |
次要病蟲害 |
■ |
主要病蟲害 |
▼
防治時期 |
|
蕹菜小金花蟲、扁蝸牛為陸生蕹菜之重要害蟲及有害動物,少見於水蕹菜;福壽螺則主要危害水蕹菜栽培。 |
植物保護技術專刊系列4(蕹菜),P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