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of   
                    pear)  
                       學名:Phyllactinia    
                      pyri (Cast.) Homma    
                         
                      病徵  
                         
                        多發生於葉背,初期白色斑點,後期菌絲呈灰白絨狀,冬季未掉落之葉上即可形成閉殼子囊果。形成時多有群生性,多數閉殼群集一處,成熟子囊殼呈橙色。葉片受害後提早落葉,影響樹之發育及結果。病害環至今尚未明暸。(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7頁)
                       
                      發病生態 
                        在台中地區,秋季10月以後,子囊殼即出現。初期白色斑點,後期菌絲呈灰白絨狀,冬季未掉落之葉上即可形成閉殼子囊果。形成時多有群生性,多數閉殼群集一處,成熟子囊殼呈橙色。 
                      
                      防治方法
                       
                      
                         目前尚無推廣防治藥劑,可暫時參考使用推薦於梨黑星病防治藥劑防治
                      
                        
                          | 一、 | 
                          發病初期開始使用12%芬瑞莫可濕性粉劑5000倍防治,連續4次。 | 
                         
                        
                          | 二、 | 
                          發病初期開始使用37%護矽得乳劑10000倍防治,連續4次。 |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7頁)
                      
                       
                        
                          | 
                               
                            葉背為害狀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