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星病(Pear   
                      rust) 
                       病原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ow    
            
                      
                    病徵  
                       
                      
                      早春梨葉出現淡紅色小點,擴大後成紅褐色,表面稍凸出,產生精子器。不久其背面突出數公厘毛絨狀淡色春子器,頗為顯目。至後期病斑處轉黑,嚴重時引起落葉,腔內春孢子可危害龍柏。早春遇雨時龍柏上的冬胞子堆膨脹呈褐色膠狀物,內生擔胞子侵害梨樹。主要為害葉片,但幼果及嫩枝亦可被害,嚴重時全部落葉,病果畸形或落果。   
                    發病生態與時期  
                       
                      
                      本病主要發生於2~5月間。梨赤星病菌有兩寄主,一為梨樹,一為龍柏、塔柏。本菌在梨樹及龍柏、塔柏之間輪迴寄生。 
                       梨樹上所產生之春孢子不再為害梨樹,但被風吹至龍柏上發芽侵入龍柏,翌年一、二月形成冬孢子堆為赤銹色突起物,大者成瘤狀,遇雨膨脹成膠狀物淡褐色至紅褐色,佈滿全樹。冬孢子發芽伸出前菌絲上著生擔孢子,被風吹至梨樹上後,如有雨露即侵入幼嫩葉中,先在葉表皮生出精子器並分泌蜜露。其中精子與受精絲常經由蠅類、蜂及螞蟻取食蜜露時完成授精作用。授精之後,病菌在葉背生出春孢子器及春孢子,春孢子再藉著風傳至龍柏上侵入葉內潛伏,至次年形成冬孢子,如此輪迴寄生完成生活史。
                    防治方法 
                    
                      
                        | 一、 | 
                        因龍柏為中間寄主,所以在梨樹周圍3公里以內的龍柏並加以剷除並禁止種植,否則梨赤星病無法根除。 | 
                       
                      
                        | 二、 | 
                        藥劑防治 |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6頁) 
                    (植保手冊(1998)第372頁)         
                    
                      
                          
                          為害葉片狀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6頁) | 
                         | 
                          
                          幼果及葉背的病徵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5頁 | 
                       
                      
                          
                          初期橙紅色斑 
                          (呂理燊、劉達修、王文哲、林正賢,1996,梨病蟲害管理手冊第6頁) | 
                         | 
                          
                          春孢子腔及龍柏上雨後之冬胞子堆(呂理燊、劉達修、王文哲、林正賢,1996,梨病蟲害管理手冊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