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緣焦枯病(Pear    
                      leaf scorch)   
                       病原菌:Xyllera     
                      fastidiosa Wells et al     
                          
             
                      病徵  
                       
                        
                        田間病徵每年七月初左右開始出現葉緣焦枯,主要特徵是葉片邊緣及葉尖處出現褐化現象,褐化部份會逐漸轉為焦枯,有些鄰近健全組織會有黃化,褐化部位會逐漸向葉之中肋方向擴大,癒合焦枯之面積有些僅佔葉之小部份,較嚴重者可達葉面積一半,並會提早落葉,罹病枝條隨著季節發展葉緣焦枯之葉片會漸增加,徒長枝之葉片通常至8~9月才開始出現病徵,由下位葉逐漸往上出現葉緣焦枯之趨勢,罹病的枝條逐年有明顯生長受阻,罹病株高接之果實變小,影響產量,嚴重者枝幹會形成枝枯,3~5年後整株會逐漸死。  
                     
                      傳播途徑 
                         本病由     
                      Xylella fastidiosa 局限導管細菌引起,病菌在罹病寄主的特性是棲息並聚集在導管內,部份或全部阻塞導管,造成寄主生理代謝失調,而表現出葉緣焦枯病徵。國外局限導管細菌群引起之許多植物病害已被證實為浮塵子傳播,田間傳播方式可能以罹病椴為初次接種源,於適當時機再以昆蟲傳播媒介為二次接種源,田間亦可能有潛在寄主存在。   
                       
                    防治方法    
                       
                         
                        | 一、 |    
                        剷除罹病枝條,可減少其接種源。 |    
                          
                         
                        | 二、 |    
                        避免採用病株供扦插或接穗用。 |    
                          
                         
                        | 三、 |    
                        可灌注四環黴素及多失堆肥。 |    
                          
                        
                    (呂理燊、蘇秋竹,1993,Plant     
                    Dis. 77:642-646)         
                     
                       
                          |  
                         |  
                          |  
                        
                       
                         
                          梨葉緣焦枯病危害葉片狀  
                          (呂理燊、蘇秋竹,1993,Plant   
                          Dis. 77:642-646) |   
                         |  
                         
                          梨葉緣焦枯病病徵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1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