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枯病(Streak
blight)
病原菌:Phomopsis
vitimegaspora Ko & Leu
病徵:
危害部包括枝條、果實、葉。結果母枝或主幹染病時,視罹病程度而在不同生育期發生枝枯的現象,病原菌在病斑處產生許多胞子堆,而鄰近組織仍可生長,因而造成不規則腫瘤,而有腫瘤病之稱。罹病枝條所生葉片,往往產生類似嵌紋病徵,並且節間縮短,葉片較正常為小,亦為病特徵之一。當年枝條發病時多見於葉痕處,顏色變成暗褐色或黑色,並向枝條深處形成暗褐色或黑色壞疽,直達髓層,隨即枯死,全部過程約須4個月。
發病生態與時期:
本病全年均可發生。病原可直接侵害幼嫩組織,老熟組織則需傷口才能侵入,病原傳播主要藉老熟枝條上產生的分生胞子而感染。
防治方法:
一、 |
必須儘量去除病枝,並避免鋸傷催芽。 |
二、 |
目前並無正式推薦藥劑,可參考使用以下藥劑小面積施用再大面積使用。 |
|
1. |
50%免賴得 |
|
2. |
40%護矽得 |
|
3. |
50%撲克拉錳 |
|
4. |
25%克熱淨 |
|
|
(郭克忠
1996 農藥世界第154期第12頁) |
主幹上之深層壞疽
(郭克忠,1996,農藥世界第154期第13頁) |
|
主幹橫切面病徵
(郭克忠,1996,農藥世界第154期第13頁) |
枝幹上病徵
(郭克忠,1996,農藥世界第154期第13頁) |
|
果實上之細小黑點病徵
(郭克忠,1996,農藥世界第154期第13頁) |
葉片上病徵
(郭克忠,1996,農藥世界第154期第13頁) |
|
田間為害狀
(郭克忠,1996,農藥世界第154期第1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