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了解植物性狀特徵由來,提供育種更多嶄新思考方向
刊登日:113/06/22
411
文章來源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4-06-22
在農業活動中,某些植物性狀如種子重量、植株大小和產量,在長時間的馴化和現代育種過程中會有所增加,但生長速度和其他生理性狀幾乎沒有變化。這對於植物栽培上是較不利的,因為對於農業活動而言通常希望可快速收穫。為了改善此一現象,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委員會(CSIC)的研究人員透過收集數千個物種已發表的相關數據多重比較,並進行溫室實驗,觀察植物在栽培用品種及野外品種馴化階段的行為。
研究人員一共收集了1,146種一年生草本植物於生態中的性狀,涵蓋改良種、野生種及古代種。結果顯示,野生品種具有高效但不節約的資源利用情形,包括高光合作用和氣孔導度,與古代品種相比,水的內部利用效率較低,且葉子表面氮濃度較高。而後對11種草本作物物種的野生種、古代種及改良種進行實驗,檢測相同生理特徵,結果發現在馴化和育種的過程中,性狀的變化不一致,在不同物種上有增有減或保持不變,此外,改良種的性狀變化較小,可能是由於它的野生種已經具有高產量的性狀。
經由研究結果發現,在早期,某些野生植物因具有高產能的特徵而被農民選為改良種,農民在無意中可能選擇了具有高固碳和生長能力的物種,但因為它在棲息地中數量最為豐富,生長中使用的資源也相當高。另外發現,植物性狀在馴化過程中相當重要,未來在育種上應該更加注重其他更有潛力的性狀,例如植株大小等方面。
這項研究幫助研究人員理解了在作物栽培上性狀的演變,對未來的作物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協助研究人員培育更有效利用環境資源的作物。【延伸閱讀】- 「基因編輯」屬於基改作物嗎?看各國法規如何影響基因編輯產品的未來
資料來源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17%
我喜歡:17%
很實用:33%
夠新奇:33%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