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對二甲基磺醯丙酸酯生合成進一步的了解,有助於提升植物逆境耐受性
刊登日:114/01/14

文章來源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5-01-14
二甲基磺醯丙酸酯(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是一種有機硫化合物,存在於海洋浮游植物、海藻及部分陸生和水生植物中,作用為滲透劑協助生物調節滲透壓。英國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研究團隊藉由了解DMSP在植物的生合成機制,並應用至番茄以提升作物的耐鹽性。
研究人員由一種生長於英國沿海鹽沼中的耐鹽植物Cordgrass著手,雖然少部分作物也能夠生合成DMSP,但含量遠低於Cordgrass,了解其機制可使其他植物釋放更大的潛力。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將兩種Cordgrass及其他植物基因序列進行比對,追蹤與DMSP相關酵素活性並回溯找到其生合成相關基因,最終找到3個基因methionine S-methyltransferase (MMT)、S-meth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 (SDC) 及DMSP-amine oxidase (DOX)。
接著,選擇一種菸草近親植物benthi,表現3個生合成相關基因,結果顯示植物中DMSP含量明顯提升且耐鹽及耐乾旱能力提升。此外,研究人員將DMSP化合物直接施用於土壤中,結果顯示在高鹽逆境下,番茄可以藉由根部吸收DMSP,施用後含量較未施用高4-6倍,且生物量也較高,表示外施方式也能有效增進作物的耐鹽性。
研究人員表示,藉由了解植物如何承受逆境的機制,期望未來透過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在大宗作物如小麥上,提高其耐鹽及耐旱性,達到糧食生產的永續性。【延伸閱讀】-可以在海洋表面種植的耐鹽水稻
資料來源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17%
很實用:33%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孫*華(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1/14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