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揭開抵抗非洲豬瘟病毒的重要新線索,開發創新抗病技術
刊登日:114/02/18

文章來源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5-02-18
非洲豬瘟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傳染病,受感染的豬幾乎無一倖免,其病毒主要在宿主的巨噬細胞中繁殖,會導致豬發燒和出血性病變,目前全球的養豬業正面臨著此嚴重威脅,但尚未建立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紅河豬(Potamochoerus porcus)是非洲原生物種,具有特殊的抗病能力,雖然同屬豬科動物,但與一般家豬不同,紅河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後不會出現病變或症狀,這種特性讓科學家推測紅河豬的巨噬細胞可能具有可對抗非洲豬瘟病毒的防禦機制。
近期,日本農研機構(NARO)與橫濱市立動物園合作,提供紅河豬血液樣本,成功從未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紅河豬血液中分離出巨噬細胞,並建立一個能長期培養的細胞株- RZJ/IBM,展現出巨噬細胞的典型特徵,包括變形蟲樣的型態,並具有發炎反應和吞噬死菌的功能,基因分析也證實這些細胞確實來自紅河豬。而後比較研究發現,非洲豬瘟病毒在家豬來源的IPKM細胞株中能夠有效繁殖,但在紅河豬來源的RZJ/IBM細胞株中,病毒的繁殖效率明顯受到抑制。這項差異為研究人員提供重要線索,有助於解開為何紅河豬感染後不會發病的原因。這項研究除了有助於了解紅河豬的抗病機制外,也提供了研究非洲豬瘟病毒致病機制的新工具,為疫苗開發提供重要參考並可能促進新的防疫技術研發。日本對於非洲豬瘟目前已建立嚴格的防疫體系,防範病毒入侵,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對全球的養豬業長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延伸閱讀】-針對特定非洲豬瘟病毒株研發的口服疫苗可望防治逐漸失控的疫情
資料來源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8%
我喜歡:13%
很實用:38%
夠新奇:13%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孫*華(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2/18
感謝分享!

烏龍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2/18
紅河豬照片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