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新的監測模型有助於及時因應蝗災
刊登日:114/06/20

文章來源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25-06-20
沙漠蝗蟲平時大多過著獨居生活,然而強降雨等因素會使他們變為群居且有遷徙的習性,其帶來的危害趨近於瘟疫的程度,覆蓋一平方公里的蝗蟲可在一天內消滅35,000人的糧食,導致大規模的饑荒甚至騷亂,且能夠跨越國界進行長途遷徙,是造成非洲和亞洲許多地區小農戶最大損失的遷徙害蟲,因此沙漠蝗蟲防治是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此外,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強降雨等處發事件頻率增加,未來蝗害發生將越來越頻繁。
蝗災預測模型
2019-2021年從肯亞蔓延到印度的大規模蝗害爆發期間,摧毀了甘蔗、高粱、玉米及塊根作物,由於需要大量收集資訊並整合,使得應對緩慢,為解決此問題,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研究團隊開發預測模型,此模型結合蝗蟲成長周期、族群行為學、地表植被的遙測數據、土壤結構以及英國氣象局提供的氣象資料,預測害蟲族群覓食及繁殖會往何處去,協助提前警示該地區噴施殺蟲劑,期望能將傷害降到最低,相關文獻發表於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期刊中。
此模型是首次能夠快速並準確的預測蝗蟲行為,且兼顧長距離及短距離的移動,經上一次大規模蝗災的測試已驗證其應用性,未來,將為各國政府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等國際組織提供沙漠蝗蟲監測、早期預警及管理等資訊,以確保糧食安全。【延伸閱讀】- 科學家借助科學技術來預防第二批沙漠蝗蟲過境
資料來源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8%
我喜歡:0%
很實用:63%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孫*華(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7/07
感謝分享!

Chih Yuan Chang(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4/06/20
感謝分享

芊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4/06/20
提前警示該地區噴施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