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圖書
藤田村的故事
247
阿里山風華,穿越了百年歲月,森林歷史的記憶,珍視的土地圖像,在歲月洪流裡,喧囂總與寧靜相對,當地名或建築轉化為另一種稱呼,山林印象未泯,昔日的痕跡,還可以怎樣追尋?日人伊藤貞次郎詩〈登阿里山歌〉:「殖產興業日駸駸,伐木造林相?進。」記錄山嶺雲間伐木丁丁,?路積載寶庫幹材的實景,也側面描繪了當時阿里山林業開發成就嘉義的繁榮景象。 1906年日本藤田組來到嘉義興建阿里山森林鐵路,1912年鐵路竣工,將阿里山珍貴原木運往嘉義城,帶動嘉義的製材產業發展。阿里山森林鐵路開發,是臺灣林業發展的開端,探詢阿里山林業製材史跡,林業經營從伐採、育成至生態保育的變遷過程,以及所遺留下的歷史建築、鐵道、文物,都是珍貴的文化底蘊。近年來,我們極力保存、修復再利用,脈動臺灣林業的心臟,除了見證過往製材產業的進程,也呈現林業文明的深度,是林業文化傳承的具體實踐。 考據嘉義製材所起源自1906~1907年的藤田村,包含了文化歷史的軌跡,見證文化形成與歷史的轉型,彌足珍貴。來到藤田村,一步一景,營林造就里山材,處處代表著臺灣林業的縮影。將阿里山百年林業起始點發展歷程,以淺顯易懂的文圖彙編成書籍,瞭解阿里山林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可作為森林鐵道申請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之史料佐證,也期許未來阿里山林業博物館,引領航向下個百年志業。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4%
我喜歡:24%
很實用:33%
夠新奇:14%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林*慧(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6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