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隻小毛驢
大家從小就會唱<我有一隻小毛驢>,但看過驢子的人,好像不多吧!不過,過去臺灣曾出現過驢子,這批驢子還是美國人送來的!
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困頓,美國因此曾援助臺灣,協助臺灣經濟發展。美援的形式千變萬化,它包括了金錢、糧食、物資、機械設備和武器。不過,美國人要給啥玩意,東西要給多少,都是美國國務院決定的,我們幾乎沒有說不的權利。當美國塞了一堆我們不想要的東西時,我們也只能硬著頭皮照單全收。
有趣的是,美國有次送來了25頭驢子,捐贈機構是一個名叫「海華國際計畫」(HeiferProject International)的非營利慈善機構。與其他慈善機構不同的是,海華認為短暫的物資救濟並不能解決農民的長期貧困問題。與其三番兩次送牛奶給農民,還不如直接送頭乳牛。
農民自己養牛,天天擠奶喝,多餘的牛奶拿去賣錢可改善經濟,母牛生下的小牛還能再繼續轉配給其他需要幫助的農戶。一傳十、十傳百,最後整個農村都能走向自給自足的康莊大道。
不過,驢子不是乳牛。牛奶有益健康,但要人喝驢奶,感覺起來就怪怪的。這25頭驢子究竟要怎麼處理,還真讓人傷透腦筋。而美國對美援的執行情況都會嚴格考核,我們當然不能放任牠們流浪街頭。農復會最後決定,既然毛驢善於載運,大可將毛驢送至山區部落,協助改善山地交通。
驢子的去處算是解決了,養驢的問題卻持續困擾著負責執行此計畫的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只好先將這批驢子送至臺灣省農業試驗所新化畜產試驗分所,由專門人員研究毛驢的飼養、繁衍與載貨等驢事,累積一年經驗後,才正式開班授徒。「驢子管理講習班」終於在1957年6月開辦,共有22位原住民青年參加。學員結訓後,便快樂地騎著小毛驢去趕集了。
回顧這段毛驢史,不禁要佩服這些農政官員善用美援物資、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能夠順利完成一項又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真的是另一項臺灣奇蹟!
作者:AG Studio、摘錄自農業超有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