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圖書
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 火蔥
在政府推動原住民族產業創新,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延續部落文 化發展的政策下,以農業科技為原鄉產業挑戰提供科學解決方案,一 直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重要科技施政目標。因此111 年起責成花 蓮區農業改良場,邀集臺東區、高雄區、桃園區、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茶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台灣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及法人研究機構等單位,共同執行「找回原 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政府科技發展綱要計 畫。 本綱要計畫與一般原住民委員會的計畫不同,主要差別在著重以農業 科研力量來解決原鄉產業的關鍵困境。火蔥這種原民的代表性作物, 色彩鮮明、滋味獨特,是阿美族人餐桌上一定要有的嗆辣滋味,也是 原鄉的亮點農產品之一。 然而火蔥對栽培環境的要求高,除了需要酸性土壤之外,且容易受到 肥傷、藥害,加上火蔥以種球來進行無性繁殖,種球易帶有病毒,以 上種種原因都讓栽培管理的技術變高,使得產量遲遲無法提升。 因此花蓮區農改場積極投入火蔥栽培技術建立,包括火蔥鱗莖繁殖試 驗,通過鱗莖切割方式來提高繁殖倍率;進行火蔥病蟲害整合管理 (IPM) 模式研究,以提升火蔥生產品質。除了在栽培技術著力之外, 也同時深入火蔥的機能性研究,在產量提升的同時,也拓展產品多元 性與部落經營面向。 本書期望透過原鄉產業輔導的成功案例,帶領大眾認識原住民農產業 之發展,回應原鄉部落的期待、生態環境維護及國家農業發展需求, 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以達成原鄉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共榮共存的目 標。
全文下載/線上觀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0%
我喜歡:18%
很實用:55%
夠新奇:27%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