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農業發展史
高雄秈7號
刊登日:101-09-25
648
育成機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
育 種 者 | 林富雄、吳育郎、黃金光、鍾德月、郭同慶 |
育成年別 | 民國67年 |
品種特性 | (一)育種方式:固定品種。
(二)育種目標:豐產、高直鏈澱粉含量、適合食品加工、抗稻熱病。 (三)植株特性:一、二期作株高為89、90公分;全生育日數為121、96天;穗數為15、14穗;穗重為3.0、2.8克;一穗粒數為99、96粒;千粒重為24、23克;稔實率為95、92℅。芒稀短;稃尖為稻褐色;稈為綠色;脫粒性易;抗稻熱病及褐飛蝨;直鏈澱粉一、二期作分別為31℅、30℅。一期作產量為6,246公斤/公頃、二期作為4,688公斤/公頃。 (四)產品用途及特色:菜頭粿、鹹粿等加工用品種,適合雲林以南及高屏地區單期作及雙期作田栽培。 (五)栽培適期:一年生作物,適合單期作及雙期作田栽培,屬中晚生品種。一期作適栽期為12月下旬至3月上旬,二期作6月上旬至7月上旬,可依各地農情適期插秧。 (六)適作地區:雲林以南及高屏地區。 |
產業利用情形(含推廣面積佔有率) | (一)推廣利用情形:適合食品加工,於高屏地區種植最多,栽培面積曾達4,500公頃。 |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0%
我喜歡:50%
很實用:50%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