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魚
- 講者:
- Stanley SHIH
產期 |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 ||||
---|---|---|---|---|---|
產地 | 基隆市,新竹市,宜蘭縣,高雄市,新北市 |
形態特徵: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全長為體高的11.7-15.0倍;尾極長,向後漸變細,末端成細長鞭狀。頭窄長,頭背面斜直或略突起,前端尖銳,吻尖長;左右額骨分開。眼中大。口大,平直;下頜長於上頜;齒發達銳利,側扁而尖,排列稀疏,上頜前端具倒鉤狀大犬齒2對;下頜倒鉤狀多於尖形齒。鱗退化;側線在胸鰭上方顯著向下彎,而後沿腹緣至尾端。背鰭起始於後頭部延伸至尾端,具III棘,共130-141軟條,肛門前背鰭數38-42;臀鰭完全退化,起始於背鰭第43-45軟條之下方,棘狀化,但通常埋於皮下;胸鰭短,末端可達側線上方;無尾鰭與腹鰭。體銀白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具細小黑點;尾端呈黑色。以前文獻記載尚有沙帶魚(Trichiurus savala)產於台灣灘,惜一直未有採獲標本,其與白帶魚之差異在於臀鰭第I棘發達,超過眼徑之半。另有一種短帶魚(Trichiurus brevis)目前僅發現於大陸沿海及金門等海域,是否有分布於台灣海峽東側仍需再調查,其與白帶魚之差異在於肛門前背鰭數為34-35。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世界各溫熱帶海域均產。台灣地區各地皆產。
台灣分布: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深海、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棲所生態:暖溫水域中底層洄游性魚類,一般棲息於近泥砂泥質水域,水深在60-100公尺間,亦常游至深遠350公尺,甚至更深之水域,產卵時則洄游至淺海水域。喜弱光,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白天至深水層,黃昏、夜間及清晨則上游至表層。具群游性,性極貪食,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漁業利用:產量甚大,是極重要的經濟漁獲,全世界年產量超過500,000頭。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巾著網及定置網等。盛漁期在春夏間,也是北部沿岸季節性重要之海釣魚種。肉質佳,體型大者常分段出售,油炸或醃食,甚或作生魚片均可。
參考文獻: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Misu, H. 1969 Shao, K. T. etc. 1978 Hsu, K.C., N.T. Shih, I.H. Ni, etc. 2007
【資料/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圖片3來源: 鄭義郎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