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水稻栽培管理”撇步”
為使農友了解有機水稻栽培管理技術及推廣合適的田間栽培管理觀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沈福智農友水稻田辦理有機水稻綜合栽培管理示範觀摩會,宣導有機水稻正確田間栽培管理理念,期能確保有機水稻產量及提升有機稻米品質。觀摩會會場農友出席非常踴躍,會中花蓮區農改場針對有機栽培水稻施肥、病蟲害防治及栽培等方面提出許多管理秘訣,讓與會農友都覺得獲益良多。
慣行水稻育苗過程中多以化學農藥來進行稻種消毒作業,該場新進研發成功的水稻連續式種子溫湯消毒機,以物理方法利用溫湯消毒水稻種子,對防除附生於稻種上的病原菌及線蟲成效良好。經由本項技術所培育出的健康優質秧苗並已成功運用在此次有機水稻綜合栽培管理示範。
本次示範田區種植品種為水稻高雄145號,3月15日插秧,插秧密度較慣行栽培田區適度降低,行株距30×24公分,每叢插秧支數7~8支,田間管理採用符合有機農業規範方式管理水稻。示範田區因插秧密度較低,稻株間通風良好,田間僅有零星的輕微稻熱病斑發生,無紋枯病情形發生。田區內有機水稻植株生育健壯,稻稈挺直,出穗整齊度高,稻穀飽滿,每叢稻穗約23支,每穗粒數約100粒,估算每公頃乾榖產量可達6,400公斤。示範田區確切掌握水稻施肥用量,水稻生育後期葉片顏色轉黃,可避免稻株徒長及因肥料施用過量而導致葉片殘留過量氮素,造成生育後期時榖粒內蛋白質含量偏高致米質下降,對於提升有機稻米品質及米飯口感有相當的幫助。
為降低有機水稻經營風險及提升有機稻米品質,該場建議有機水稻栽培農友在水稻插秧時,應適度放寬栽培密度,保持田間通風狀況良好。有機質肥料儘早於早期施用,以促進水稻分蘗;生育後期避免施用過量氮肥,可防止水稻植株過高發生倒伏或誘發病蟲為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提供
撰稿人
助理研究員潘昶儒
電話:03-8521108 轉 340
新聞連絡人
農業推廣課助理研究員 曾竫萌
電話:03-854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