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光照技術調整產期 鵝隻季節繁殖不是問題
農委會委託學術機構及該會試驗場所投入透過鵝舍光照技術調整種鵝產蛋期多年有成,以水簾式鵝舍控制光照計畫、光照強度與鵝舍室內溫溼度等方式,室內飼養之種鵝於非繁殖季節亦可產蛋且維持產蛋高峰,除改善長期種鵝產蛋性能不佳及生產效率偏低之現象外,亦降低鵝肉生產成本。
農委會指出, 鵝為具有繁殖季節之動物,在臺灣地區種母鵝約自 9 月 ~12 月開始產蛋,至翌年 5 月結束產蛋。由於產期關係,國內雛鵝之生產集中在 11 月至 5 月間,致產銷季節性變動劇烈,於產期內每隻雛鵝約為 30 元,每臺斤鵝肉約為 40 元,而在非產期間每隻雛鵝價高達 150 元,每臺斤鵝肉甚至高達 70 元,二者間價格差異達 2 至 5 倍之多, 產銷秩序難以維持穩定。
農委會表示,透過水簾式鵝舍光照技術調整種鵝產蛋期 ,可 有效克服種鵝在非產季產蛋問題,提高種鵝產蛋數,此以科技克服種鵝季節性生產之生理現象,除有效化解因產期集中而發生的產銷失衡外,並提高種鵝產蛋數、肉鵝夏季肥育度,更可利用雛鵝盛產期與非產期的價格差異來增加營運利潤;亦因環控式鵝舍讓種鵝全年均處於恆定的環境下,有利於種鵝穩定生產而增加產能,並降低平均生產成本。且在小鵝供應穩定之情形下,肉鵝場可實施統進統出管理,面對日益嚴峻的動物疫病及極端氣候挑戰,對於 防疫衛生管理 、肉鵝整齊度與生產效率的提升均將有所助益。
農委會說明,該會畜產試驗所於本( 99 )年公告本技術之 非專屬授權技術移轉,期能確實嘉惠農民,並 終結季節性市場產銷失衡之循環,解決雛鵝及肉鵝價格在產期及非產期間供需失調之現象。 農委會再次呼籲大家多食用國產的鵝肉,國產鵝肉產品品質優良又新鮮,且在地生產、在地消費,亦符合節能減碳的環保生活 , 讓我們食得更環保,吃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