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農糧署籲請農友做好龍眼矮化 使用安全採果器具切勿攀爬
刊登日:100/09/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今年龍眼受氣候影響產期稍有延後,目前中部地區正進入盛產期。該署為便利農友栽培管理及採收,多年來持續輔導農民辦理樹體矮化,並宣導使用安全採果器具採收,該署籲請農友配合,以降低生產成本並確保安全。
輔導樹型矮化 推廣安全採收
農糧署說明,國內龍眼種植面積1萬1,890公頃,產地主要分布在臺中、彰化、南投、嘉義、臺南及高雄等縣,龍眼為多年生常綠大喬木植物,倘放任無修剪,樹冠可達10公尺以上,栽培管理不便且採收困難,該署近年來持續推廣矮化栽培,輔導農民每年在開花期或採收後,鋸除中心向上主幹,逐年降低植株高度,或利用主幹環狀剝皮,促生新芽後,鋸除中心主幹,矮化後龍眼植株高度控制在2-3公尺,且向四週展開,田間管理方便,品質提升,產量亦提高,生產成本降低,採收極便利,目前臺中市霧峰區、臺南市東山區及南化區等產區皆落實推動,成效良好,該署將持續輔導,宣導農民落實辦理。
農糧署表示,龍眼大部分種植於山坡地,植株高大管理不便,採收時攀爬極危險,倘樹體矮化可提高產銷效率,而再配合使用長柄之安全採果器具,即可安全採收。
龍眼正陸續上市 嚐鮮好時機
農糧署指出,龍眼營養豐富,在我國飲食上廣為應用,從鮮果、烘乾加工製品到融入糕點、粥品、茶飲等食材極具食用性,鮮果具特殊良好的風味,請消費者把握嚐鮮的時機。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31%
我喜歡:34%
很實用:33%
夠新奇:1%
普普啦:1%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4/22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