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舉辦「杭菊病蟲害非農藥防治」示範觀摩會,農友反應熱烈
為生產優質、安全的杭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於100年10月26日,假臺東市知本里劉慶嘉農友杭菊田舉辦「杭菊病蟲害非農藥防治」示範觀摩會,知本與卑南地區杭菊產銷班員及相關農友近100人與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徐孟豪技正與周桃美技正、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分場長吳聲舜率該場同仁、臺東縣政府農業處技士趙熙之、臺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建通與推廣股長張春吉亦列席參加。示範區杭菊病蟲害以非農藥防治方法,包括施用蓖麻油及樟腦油等植物性殺蟲劑,並定期澆灌枯草桿菌等有益微生物,解決病蟲害防治問題;同時於會中講述杭菊合理化施肥與病蟲害非農藥防治技術,現場發放杭菊病蟲害參考防治方法、土壤採樣方法及採樣袋等,提供與會農友參考運用。由於現場農友反應熱烈,期透過農友、臺東場與相關農業輔導單位通力合作,強調杭菊健康管理技術,使產業能永續發展。
臺東場林學詩場長表示,臺東是全國生產杭菊的最大產區,近年來杭菊被檢測出農藥殘留問題,嚴重影響本縣杭菊產業及農友聲譽;故於本年初與農友合作,以非農藥方法防治病蟲害,並辦理示範觀摩會,供農友參考;也鼓勵農友從建構環境開始,若植株健康生長,就能減低病害的發生,也就能減少農藥的使用,如此才能生產安全優質的杭菊,重拾消費者信心,產業才得以永續。
李建通總幹事表示,今年臺東地區農會將由生產、加工、行銷三個層面加強輔導杭菊產業,希望能建立臺東杭菊安全產品品牌,區隔市場以贏取消費者信心,結合休閒產業發展。
植物保護研究室許助理研究員育慈講授杭菊病蟲害綜合防治,並指導與會農友操作組裝斜紋夜蛾性費洛蒙中改式誘殺器及田間設置方法。許助理研究員表示,本示範區施用蓖麻油混合防治資材屬非農藥防治資材,不具系統性及殘效性,因此於定植後需持續施用,配合於田間設置黃、藍色黏蟲紙及斜紋夜蛾性費洛蒙陷阱,抑制害蟲密度,減少植株受害以確保產量與品質。此外,完全依賴化學藥劑無法解決杭菊植株萎凋問題,應從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地、改善土壤排水、強健植株著手,配合施用枯草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可降低大雨淹水後植株萎凋死亡的程度,預估示範區本年度乾花產量可達每分地200台斤。最後,也提醒農友,目前杭菊正值花苞期,至採收前仍有病蟲害發生,包括蛾類、粉蝨類、薊馬類等害蟲,可參考使用非農藥防治資材,如微生物製劑蘇力菌、蓖麻油及樟腦油等植物性殺蟲劑,可配合黃、藍色黏紙等物理防治方法進行防治。
土壤肥料研究室廖助理研究員勁穎在「杭菊合理化施肥技術」部分表示,由於杭菊最怕淹水,提醒農友整地時整平土地混合有機質肥料,增加土壤的通氣性,並時常檢視田間排水狀況,避免積水造成萎凋病發生致使植株死亡;此外,避免苗期過量施用肥料,少量多餐,增加土壤有機質,也可以減少萎凋病發生。廖助理研究員並呼籲尚未整地的農友,現在正是土壤送檢的最好時機,藉由「土壤診斷分析」可以瞭解農地的生產潛力與土壤特性,再據以調整土壤與作物栽培管理方式,才能生產質量均優的農產品,亦是農業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