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水稻病害防治新技巧,矽酸資材和生物防治資材效果好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為提高有機水稻產量及品質,減少病蟲害發生,特別在臺東縣鹿野鄉進行有機水稻矽酸資材應用及病害防治試驗,開發炭化稻殼及麥飯石應用技術,及以生物性資材防治病蟲害技術,並在11月16日上午10時舉辦田間成果觀摩會,強調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尤其使用矽酸資材,可提高產量兼防病害,又可節省人力物力,一舉數得。更重要的是,無論矽酸資材、木黴菌或放射線菌,都是有機栽培法規容許使用的資材,不但在施用時對農友本身安全,更對環境友善。
已經栽培有機水稻十餘年的老農-曾可欣先生,面臨有機栽培常發生產量較低且病害發生後無資材可用的問題,在臺東場提供技術協助下,以炭化稻殼及麥飯石兩種矽酸資材在整地時拌入田裡,於第一期作產量調查時,每公頃施用量施用炭化稻殼量4~8公噸時,發現可提高產量,施用量越高產量越高,且可以顯著降低胡麻葉枯病發生,施用量越多,罹病率降越多,試驗結果顯示使用炭化稻殼不但可以提高產量,還可以預防及減少病害。
臺東場指出,在氣候變化較大,水稻生長較弱時,容易發生病害,在有機水稻的紋枯病防治上,本次試驗採用木黴菌及放射線菌,結果顯示兩種微生物在病害發生時,可以減少罹病率50%,有效抑制病害蔓延。臺東場也示範亞磷酸及氫氧化鉀配製方法,期望能提供農友更多的選擇。
曾可欣農友表示,有機水稻栽培病害和產量不佳的問題,其實可以透過種植前的土壤改良,事前做好準備,不但省工更能保障一定的收穫,在和臺東場合作期間也增加許多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經驗,產量和品質也較以往提升許多。臺東場呼籲已經栽培有機水稻或即將種植的農友,在插秧前先採取土壤進行分析,「預防重於治療」在栽培前就先做好土壤管理,栽培初期用微生物肥料加強抗病,在面對未來氣候不穩定,病害發生時,才有高產量、高品質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