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強調兩岸貨貿協議談判 以農漁民生計為最優先考量之立場不變
農委會本 (10) 日強調,馬總統自從 97 年 5 月 20 日上任以來,未曾開放任何 1 項中國大陸管制農漁產品進口,顯示政府維護臺灣農業發展及農漁民生計的決心。在兩岸貨貿協議的協商中,該會也秉持著同樣的原則,除了積極爭取外銷大陸農漁產品的優惠關稅外,針對與我農漁民生計及糧食安全息息相關的農產品,包括漁業界關心多項沿近海與養殖水產品,只要是與漁民生計有關的,政府都將繼續管制自大陸進口,不會為了要簽署貨貿協議而犧牲農漁民利益。
馬總統於 97 年 5 月 20 日上任時,我國農產品共計 2,245 項 ( 稅則 10 位碼 ) ,管制自大陸進口農產品有 830 項,開放的則有 1,415 項;其中 936 項是在陳前總統執政時期 (89 年 5 月 20 日至 97 年 5 月 20 日 ) 陸續檢討開放 , 例如 91 年 2 月 15 日開放秋刀魚、鱸魚、蝦仁、蘿蔔、辣椒、甜椒、花生醬及嬰兒奶粉等多項管制產品, 92 年 3 月 13 日開放寵物食品,以及 93 年 9 月 7 日開放普洱茶等。
農委會指出,我國在加入 WTO 後雖管制大陸部分農產品進口,但大陸方面卻對我農產品採取最惠國待遇,不但沒有特別的限制措施,更自 94 年起片面提供臺灣 34 種農漁產品零關稅優惠,之後也在 99 年 6 月兩岸簽署 ECFA 時,片面給予臺灣茶葉、石斑魚、秋刀魚等 18 個稅號早期收穫農產品零關稅。受惠於大陸提供的優惠措施,以及政府近年來致力拓展大陸市場,長期以來臺灣對大陸的農產貿易逆差,已經自 102 年起轉為順差 1,400 萬美元,今 (104) 年到 11 月為止,我國對大陸的農產品貿易順差更擴大為 1 億美元,中國大陸也自 102 年起躍升為我農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
農委會表示,臺灣冷凍鰹魚及魷魚近年來平均每年銷往大陸的金額都超過 1,000 萬美元,而大陸對於這些漁產品還有 12% 的關稅;至於我國近年來積極發展的觀賞魚產業,大陸關稅更高達 17.5% ,而馬拉巴栗 ( 大陸關稅 10%) 、蘭花 (10%) 、甲魚 (10%) 等農產品能否擴大對大陸的出口,對臺灣農漁民來說也非常重要。如果能透過簽署 ECFA 貨貿協議,要求大陸將這些重要農產品降為零關稅,不但能讓我們出口業者節省關稅,也可以擴大臺灣農產品的出口,為農漁民帶來許多收益。
在貨貿協議談判中,大陸方面主要是對於臺灣管制部分大陸產品表達關切,希望我方對於大陸農產品進口,能夠採取與其他 WTO 會員國一樣的待遇。對此,政府一定會審慎檢討,只要是與農漁民生計及糧食安全息息相關的農漁產品,將繼續維持管制,不會輕言開放。
農委會強調,對於具有外銷大陸潛力的農漁產品,政府將利用貨貿協議談判爭取優惠關稅,並加強拓展大陸市場,提升農漁民收益;至於部分可能受到影響的產業,政府也將備妥因應對策,並編列足夠的「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來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及適時提供穩定價格及其他必要的救助措施,讓農漁民生計不會受到貨貿協議影響,並確保臺灣農漁業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