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發問 查主題 翻圖鑑 搜影音 進階搜尋 ::: 首頁農博萬象農學報導農情關注站增添食品好顏色-胭脂樹 農學報導 增添食品好顏色-胭脂樹 刊登日:105/03/29 錯誤回報 友善列印 收藏文章 以文找文 回列表頁 708 0 哇!這是什麼果樹啊? 是紅毛丹嗎? 在鄉間庭院裡偶而可以見到滿樹通紅的植物,原來它叫做胭脂樹。 胭脂樹(Bixa orellana Linn.),英文名:annatto or achiote,屬胭脂樹科(Bixaceae),胭脂樹屬(Bixa),別名「紅木」。原產地為熱帶美洲。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度可達2-3公尺,於秋天開花結果,花朵為粉紅色,呈密集的圓錐花序,開花期為10月至翌年1月,可達4個月;果實為紅色心形蒴果,外表密披肉質軟刺,外觀特殊搶眼,賞果期在12月至翌年2月,長達3個月,全臺皆可種植,種子含有特殊成分,在臺灣僅作為景觀作物,殊為可惜。 胭脂樹為亞馬遜河流域與西印度群島熱帶地區常見的染料作物,主要利用部位為種皮,當地的原住民,時常利用果實內的種子,用手掌搓揉後將種皮所產生汁液拌著唾液,塗抹臉部或身體作為裝飾,就像塗抹了胭脂一般。胭脂樹用於染料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臺灣在1910年代由南洋引進種植,用於觀賞及染料。衛福部認可之天然食用色素 「婀娜多」(Annatto) 即是由胭脂樹種子萃取而得,亦有別稱「紅木素」或「胭脂樹紅」,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種,主要包含脂溶性的紅木素(bixin)及水溶性的降紅木素(norbixin)兩種色素,顏色呈現黃色至橙色,具有抗菌、抗氧化效果。可用於美化產品顏色,如甜點、飲料、麵包、乳製品或加工乳酪等,在食品工業界運用相當頻繁;也可用於製作化妝品原料。 由於近來食安問題頻傳,許多人對於人工合成色素存有疑慮,使得天然色素再度受到矚目。胭脂樹不僅具觀賞價值,其種子萃取出的色素,具有天然、安全、無毒性的絕對優勢,未來本場將進一步探討其經濟栽培模式,進行利用研究,亦可推廣部落種植,結合在地風味料理,成為帶動休閒農業發展的地景作物。 分享: Facebook Messenger Twitter Line 上一篇 拒絕外來入侵種毒害 銀膠菊防治宣導會熱烈展開! 下一篇 強烈大陸冷氣團將南下,農作物宜加強防寒減災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6% 我喜歡:14% 很實用:32% 夠新奇:4% 普普啦:4% 一級棒 我喜歡 很實用 夠新奇 普普啦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投票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網站單元 農業主題館 農業知識家 農業知識庫 圖鑑知識 植物圖鑑 蝴蝶圖鑑 農業害蟲圖鑑 鳥類圖鑑 魚類圖鑑 圖書影音 農業圖書 影音專區 農博萬象 農學報導 農業小百科 都市農耕專區 百年農業發展史 學習推薦 相關網站 農漁生產地圖 農業懶人包 知識圖卡 好識會發聲 好農開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