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來自原鄉的私房養生聖品-葛鬱金
刊登日:106/04/06
1,490
來到花蓮縣的大糧倉玉里鎮,延著193縣道來到美麗的阿美族部落-織羅部落,這裡不僅生產優質的稻米,更有部落老人家珍藏的私房聖品-葛鬱金。
葛鬱金是竹芋科竹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竹芋及粉薯,在織羅部落的名稱則是Alida或Dangaciw,葛鬱金並非台灣原生作物,係早期由東南亞透過原住民遷徙的方式傳到台灣並經過多年的馴化,並大量被原住民使用。葛鬱金的膨大塊莖為主要經濟部位,在其他地區亦有葉用觀賞品種,而膨大的塊莖含有澱粉,是台灣早期勾芡用的太白粉主要原料,其澱粉質地細緻顏色純白,是適合開發各式食品的優良澱粉原料。
葛鬱金是織羅部落常被使用的特色作物之一,在部落內最常使用的方法為塊莖直接蒸煮食用,是重要的部落主食,然而隨著外來澱粉加工與大宗作物的引入,部落內葛鬱金的栽培越來越少,同時也面臨著人口外移的問題,使織羅部落農業生產陷入困境。在部落自小吃葛鬱金長大的部落族人黃偉峰,不忍看見葛鬱金凋零,鼓勵部落族人栽培,並嘗試用天然有機的栽培方法,更開發磨粉以及加工食品等,希望能刺激葛鬱金在部落的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自民國103年起便開始輔導織羅部落有機水稻栽培,得知部落農友黃偉峰振興葛鬱金的想法後,便於104年起開始合作,從一級的生產技術、二級的加工改良乃至三級的部落農遊規劃等,為織羅部落量身打造專屬的葛鬱金產業發展。葛鬱金是長期在台灣馴化的作物,適應台灣氣候,因此適宜採用有機栽培,花蓮農改場輔導期增加培土高度以及適當之行株距,提升塊莖澱粉比例含量增加產值;在加工方面輔導製作葛鬱金即食餐包的加工技術,冷藏下即食餐包可保存10個月,有效將賞味期限拓展至作物的非產期;而部落農遊輔導則開發體驗以葛鬱金粉作為基底的葛鬱金柑橘果凍,完成的果凍不僅可口,外型更是漂亮討喜,成為Alida葛鬱金節的一大亮點商品,同時也協助規劃在地風味餐與葛鬱金採收體驗並融入食農教育,吸引消費者進入部落帶動商機。
葛鬱金不僅是台灣部落常見的特色作物,更是和織羅部落的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珍貴養生聖品,黃偉峰轉述部落長輩的智慧說:葛鬱金在部落不僅是重要主食外,對於促進消化以及消解中暑也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時常搓洗葛鬱金的婦女,手會特別白皙。這些經驗顯示葛鬱金在部落的重要性以及潛在營養價值,花蓮農改場也將針對葛鬱金進行開發與營養探究,希望能賦予織羅部落的瑰寶-葛鬱金更多的可能性,帶動部落葛鬱金產業發展。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12%
很實用:23%
夠新奇:12%
普普啦:4%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ling(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4/09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