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梅雨過後水稻染病,做好防治共度危機
刊登日:106/06/09
634
近日梅雨鋒面過後,天氣陰晴不定,在此環境條件下穗稻熱病易嚴重蔓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本次豪雨過後主動關心農友及派員現勘調查水稻產區,發現穗稻熱病重度發病田(罹病面積率20%以上)主要集中於玉里三民、大禹及長良早植水稻及近山田區,綜觀花蓮全區稻作罹病面積率約4.8%,略高於往年同期之4.1%,另富里田區則有白葉枯病發生;該場呼籲農友多注意田間稻熱病等病害發生情形,把握齊穗期或發病初期施藥,若齊穗後發病,籲請農友特別注意用藥安全採收期,或優先使用免訂殘留容許量之藥劑,以確保一期作稻米安全與產量。
花蓮農改場雖業於三月初即開始陸續提醒農友注意防治稻熱病、至五月中旬亦請加強注意掌握穗稻熱病之預防時機,然後續天氣仍不穩定及個別田間管理差異,該場發現早植水稻、偏施氮肥、農友不常巡田而易錯失防治適期者,或近山區濕度較高環境…等種種因素,導致田區發病均較為嚴重。水稻在抽穗前,稻熱病孢子隨著雨水或露水飛落在劍葉葉舌及葉節上,抽穗經過該部位即被感染。罹病初期在穗頸及枝梗上之病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嚴重時影響整穗發育,並自罹病部位彎曲而形成「吊穗」;在穀粒的病斑則呈現暗灰色或白色,發病後穀粒不充實或為不稔粒。若未進行即時防治,發病週期僅需4至5天,嚴重影響產量。故抽穗時期即需嚴密控管穗稻熱病發生,若錯過防治適期則事倍功半,較難亡羊補牢。
花蓮農改場提醒農友防治穗稻熱病應把握抽穗前及齊穗期進行施藥,且抽穗後應特別注意藥劑選用,使用安全採收期較短或免訂定容許量之藥劑,以避免農藥殘留問題;如需防治白葉枯病,於田間晨露未乾前,避免進入稻田,以減少人為傳染。有機栽培或近採收期之稻農可參考施用1000倍亞磷酸、肉桂油乳化液1500倍或枯草桿菌500倍等非農藥資材綜合防治病害,以減少損失。如欲進一步了解稻熱病疫情現況,可上植物疫情管理資訊網(http://phis.baphiq.gov.tw/WebEvery.nsf/index)中的「稻熱病疫情現況」參考。若農友對病害防治或藥劑使用仍有相關問題,歡迎電洽038535915專線進一步諮詢。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1%
我喜歡:6%
很實用:44%
夠新奇:6%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